海关总署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9%.其中,出口10.06万亿元,下降1.6%;进口7.47万亿元,下降2.3%;贸易顺差2.59万亿元,扩大0.6%。
9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17万亿元人民币,下降2.4%.其中,出口1.22万亿元,下降5.6%;进口9447.9亿元,增长2.2%;贸易顺差2783.5亿元,收窄25%。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进出口逐季回稳,第三季度进、出口实现同步正增长。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同比虽仍然下降,但从季度情况看,呈现逐季回稳向好态势。
二、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9.82万亿元,增长0.1%,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三、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出口分别增长14.9%、14%、11.7%、9.6%和7.8%。
四、民营企业出口占比继续保持首位。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6.76万亿元,增长4.1%,占我外贸总值的38.6%。
五、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5.73万亿元,下降1.8%,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其中,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长6.3%,蓄电池出口增长5.2%,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2.7%。
六、铁矿石、原油、铜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主要进口商品价格保持低位但跌幅较上半年收窄。前三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7.63亿吨,增长9.1%;原油2.84亿吨,增长14%;煤1.8亿吨,增长15.2%;铜379万吨,增长11.8%。同期,进口成品油2150万吨,下降7.1%;钢材983万吨,增长1%。
七、9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继续回升。自今年7月份起,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到9月份为35.8,这表明四季度出口压力有望减轻。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具体表现在: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中的美国、东盟双边贸易分别下降3.3%和0.8%;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分别下降4.1%和9.8%;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7%。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海关将继续贯彻落实稳定外贸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有效推动外贸结构优化,着力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