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界的大奖:“黄汲清奖”公示,14人入选!
2018-08-28 09:02 来源:地质学会 编辑:矿材网

昨日(8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官网对“第九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进行初评公示,共有83名候选人集中评审,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了14名候选人,其中:科研奖6人、野外奖7人、教师奖1人。公示时间为2018年8月27日-9月26日。


候选者名单如下:


1.jpg

候选人介绍:

科研奖


孙有斌


长期从事黄土高原风尘沉积、东亚古季风及亚洲内陆源区干旱化的历史与变率研究,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亚洲季风-干旱环境的演化过程及机理。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如下:


(1)利用敏感代用指标重建了最近7Ma东亚古季风和内陆干旱化的阶段性演化,探讨其与区域构造和全球变冷的动力联系,佐证了中国风尘沉积可视为季风-干旱环境系统耦合演化的良好记录;


(2)通过中国黄土高分辨率代用指标分析揭示出冰期-间冰期、岁差和千年尺度的季风变率,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探讨了太阳辐射、冰量、CO2和大西洋经向环流强度变化,对轨道-千年尺度东亚季风变率的不同影响;


(3)建立了基于单矿物石英的亚洲粉尘来源的多指标示踪方法,揭示出构造尺度物源变化受控于青藏高原北部生长和北半球冰盖扩张,而冰期-间冰期尺度黄土高原细颗粒粉尘物源变动则与冬季风强度变化密切相关。


至今已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74篇,2006年发表在QSR上文章获首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参与完成的“冰期-间冰期印度季风动力学”获“2011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2006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度入选第三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第十二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0年)、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刘东生青年地球科学家奖”(2011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中国科学院王宽诚人才奖励“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2015年),参与完成的“亚洲季风变迁与全球气候的联系”获2016年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



郭华明


围绕高砷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和处理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领域权威期刊GCA、EST等发表SCI论文80余篇,总他引1116次,H指数23。曾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等荣誉。


近五年来,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1.高砷地下水的分布:揭示了典型水文地质单元高砷地下水的分布演化规律,发现了一些典型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矿物相转变是控制地下水砷分布的重要过程。


  • 揭示了典型水文地质单元高砷地下水的分布演化规律及重要控制因素

  • 发现了控制地下水砷分布的Fe、S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关键过程


2.地下水系统砷的释放:从水文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学相结合的角度,揭示了地下水系统砷释放的铁氧化物和吸附态砷的微生物还原机制。


  • 揭示了铁氧化物的微生物还原是地下水富砷的主要机制

  • 揭示了促使砷释放的土著微生物特征及生化机制


3.砷的吸附:定量描述了含铁矿物形成和转变对砷的吸附机理,发现内层络合的砷‐铁配位方式是关键吸附模式,揭示了与砷配位的铁原子数越多砷吸附量越大的微观机理。


  • 揭示了菱铁矿转变对砷的吸附机理和控制因素

  • 定量描述了生物成因铁氧化物矿物对砷的吸附机理



郭威


现为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勘察工程系主任,吉林大学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与钻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自2002年研究生入学一直从事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技术研究,2007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开辟了吉林大学水合物钻采技术研究方向;2010年开始研究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两个研究方向互为支撑,都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钻采技术领域,形成了鲜明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水合物国家专项项目3项、油页岩国家跃升计划项目2项、国家油气专项项目1项和水合物青藏专项项目1项。还先后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31篇;SCI收录论文18篇(其中国际权威TOP期刊6篇),EI收录论文10篇;SCI他引107次,被TOP期刊他引35次;单篇论文SCI他引35次,被TOP期刊SCI他引17次;出版学术专著3部;授权专利71件,其中美国发明专利3件,中国发明专利33件,软件著作权1件。


以第二完成人,分别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还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和一等奖1项,吉林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


还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吉林省青年科技奖、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和首届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优秀青年教师奖。


主要在“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技术”和“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两个研究方向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1. 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技术:成功研发了国内外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域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为我国首次钻取陆域水合物和成功试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2. 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研发了局部化学法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技术,首次地下原位成功开采出油页岩油,标志着我国油页岩资源利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黄雨


研究方向为重大工程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及防治。以国家抗震减灾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地震触发土体大变形流动的致灾理论与模型构建”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带领学术团队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较好解决了地震触发土体大变形流动定量化力学评价难题,为地震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及重大工程防灾研究等1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65篇(第一/通讯作者发表57篇),EI收录51篇(第一/通讯作者发表34篇);在SCI总被引403次,SCI他引281次;应Springer出版社邀请出版英文专著2部(均为第一作者);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第一发明人14项),已授权8项;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均为第一著作权人)。


基于在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及防治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研奖励。作为在本领域具有较突出贡献的青年工作者,获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谷德振青年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优

秀学术带头人等人才计划。


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学术贡献包括以下两方面:


  1. 揭示了地震触发土体大变形流动的时空演化规律,建立了一种反映土体流态化特征的非牛顿流体本构模型,阐明了由多相态转变与能量耗散控制的大变形流动致灾机制。


  2. 构建了适用于地震触发土体大变形流动的高性能计算模型,建立了计算模型求解的关键算法体系,实现了地震触发土体大变形流动全过程的精确模拟与分析。



朱东亚


长期致力于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以及流体作用下油气成藏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理论认识并应用于指导油气勘探实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阐述潮坪-泻湖-高能滩相白云岩体系白云岩化机制和多级次岩溶储层发育动态过程,预测了深层优质白云岩储层分布特征,为川东北深层海相天然气风险井论证和在普光之下寻找深层普光天然气提供理论支撑。


  2. 建立对碳酸盐岩储层溶蚀改造流体类型判识实验技术方法流程,揭示深部流体作用下碳酸盐岩孔隙发育和保持机理,预测了断裂-热液作用下深层-特深层优质储层发育,为塔里木盆地埋深超过7000m深层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3. 发现深部天然CO2萃取深层烃源岩和致密储层中原油并促使其向浅部运移聚集的地质现象,建立了天然CO2-油耦合成藏模式,论证了苏北盆地深层栖霞组为有利勘探目的层,推动苏北盆地获得新增探明油气储量超百万吨。


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61篇,其中SCI收录18篇,EI收录21篇,CSCD收录35篇;论著被SCI他引186次,CSCD他引378次(附件2)。2014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2016年获石勘院“先进工作者”称号。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受理5项。获省部级奖2项。为MarineandPetroleumGeology、地质学报等期刊审稿50余次。



王晓梅


主要从事油气地球化学基础研究,近十年主要从事中国古老烃源岩(5-16亿年)生物种群特征和生烃潜力评价等基础研究。先后承担/参加国家973、油气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项目/课题,并担任中国石油重点科技项目课题长。在古老烃源岩形成环境,多期混源油气溯源判识以及古老含油气系统评价等方面取得独创性新进展,发展了我国海相生烃理论。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塔里木和四川等盆地油气勘探,对有效圈定勘探靶区和推动油气新发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排名第2),一等奖2项(排名第10、11),二等奖1项(排名第8),局级一等奖3项(排名第1、7),二等奖3项(排名第5、6、6);个人获得2项部级荣誉称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和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银锤奖,1项局级称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十佳青年;其他团体奖项7项。在国内外一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6篇,其中SCI/EI收录32篇,第一作者15篇。


主要学术贡献如下:


  1. 通过中元古代下马岭组弱氧化海底环境条件,根据与现在海洋沉降速率等参数对比,建立氧消耗模型和有机质降解成岩模式,首次发现14亿年前的大气氧气浓度(PAL)高达4~8%PAL,并通过中元古代神农架铬同位素进一步证明了中元古代发生了有氧大陆风化作用,修正了国际公认的小于0.1%PAL的权威观点,在2017年国际地球化学会议上引起热议。这么高的氧气含量足以使得动物生存,真核生物更可能大量存在,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元古代生物演化序列,确定了烃源岩生烃母质,为烃源岩生烃母质的多样性解释提供了科学依据,系统解释了我国中元古界烃源岩存在高有机质含量的地质实际。


  2. 挑战了经典“Canfield硫化海洋”模式,提出元古代海洋环境不仅仅是硫化的静海环境,在时间跨度超过了大约0.4亿年里硫化、铁化、氧化、氮化海洋环境发生动态变化,这为有机质富集和保存提供了良好场所,说明元古代具有大油气田形成的物质基础。


  3. 通过有机质含量、灰度、微量元素和磁化率等要素的旋回分析,发现初级生产率和有机质丰度与天文和气候旋回之间的关联性证据,发现地球轨道力控制了元古代烃源岩发育的旋回性,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控制烃源岩发育的有机生产力和还原环境之间循环论证的难题。高丰度有机质页岩和碎屑物质交互沉积,构成页岩体系内有效源储组合,在此基础上提出页岩非均质性研究的必要性,这对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评价有着重要意义。


  4. 首次发现了中元古代存在铁质条矿带,填补了地球历史记录中最长的铁层缺失期,揭示了早期地质历史中铁质条矿带内铁循环和铁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导致的有机质被降解矿化过程。


  5. 建立了古老烃源岩多期混源油气成因判识方法,回答了古老含油气系统资源评价难题。运用烃类流体历史分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藏进行系统研究,系统论证了轮古西稠油和轮古东凝析油气多相态差异分布的控制因素,提出生物降解作用、原油裂解作用和运移分馏作用是控制我国叠合盆地多源多期油气流体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的关键作用,揭示了海相多源多期油气生成与成藏机制,解决了复杂油气相态多样性成因问题,发展了古老含油气系统地质理论。为我国古老海相油气系统复杂油气相态和流体成分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对深层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6. 参加中法合作大洋钻探南海科学考察,获取了关键的深海大洋沉积实物和数据,通过南海巽他陆架五条大洋钻井的孢粉、植硅石、沟鞭藻和碳同位素分析,得到氧同位素3期到21ka的末次冰盛期,再到16ka的末次冰消期,气候由热变冷再次回升,海平面降低后再次升高,古陆暴露后再被淹没,到全新世,植被、气候和海岸线基本没再发生大的变迁,恢复了巽他陆架近4万年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这对于认识我国南海全新世烃源岩的有机质来源和埋藏环境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野外奖


李常锁


致力于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和 研究,在全省水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济南保泉供水、服务地方经 济、地矿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单位技术骨干和总 工程师,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了 30 多个省部级科研与生产项目。


主要成果包括:主持完成的“山东省1:25万区域水文地质环境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系统深化了对山东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演化规律的认识,创建了“单斜构造断块型”、“小型多断块组合型”等7种蓄水构造模式,系统评价了山东省地下水开采资源总量,创造性地提出了能进一步反映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演变的“四维编图方法”,首次制定了《山东省1:25万水文地质调查编图技术要求》,填补了水文地质基础性图件编制要求的空白。与吉林大学合作开展了“济南市饮用水安全评价”;与林学钰院士团队合作开展了“济南市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承担了山东省地矿局“济南泉水形成机理与保护研究”、“趵突泉泉域地下水循环机理研究”;承担了包括“济南市泉水直接补给区红线研究”、“济南泉域边界划定研究”、“济南泉域保护区划”、“济南千佛山断裂带附近精准补源通道研究”、“济南市泉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等系列研究项目在内的多个济南市科技应急研究项目等。



李鸿睿


主持完成多个国家级、省级地质项目,取得多项重大成果:


  1. 完成的国家级项目西藏可可西里《吐错》等4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从地质学、地质遗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解决了该地区重大地质问题。


  2. 主持完成的甘肃省大岔牧场-康隆寺一带1:5万矿调项目,确定了北祁连早古生代火山岩的火山喷发旋回、火山岩岩石组合系列,划分了火山岩相。对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史和构造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建立了调查区构造演化模式图和造山带构造机制转化模式图。建立了北祁连铜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新发现各类矿点5处,


  3. 主持完成的甘肃省文县-武都区1:5万区调及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项目,首次对5.12汶川地震甘肃主要灾区进行了1:5万概略性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划分了稳定区、次稳定区和不稳定区,为今后开展区域稳定性评价奠定了基础,为5.12汶川地震甘肃灾区灾后重建选址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首次在碧口地块北缘发现了双峰式火山岩,并确定了火山喷发旋回、层序、火山岩相及古火山机构,该套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标志着碧口地块北缘局部在晚元古代构造环境已由裂谷发展为有限洋盆。在楚家坝幅青白口纪秧田坝岩组中部首次发现一套泥砾岩,识别出次深海斜坡相沉积。新发现金属矿点6处。


  4. 主持完成的甘肃省玛曲县大水金矿深部勘查项目,揭示了大水金矿田矿床产出规律,通过本次勘查,新增金资源量21吨,新增经济价值约50亿元以上,为大水金矿可持续发展和甘肃藏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首次在大水金矿田内发现了原生金矿石,为大水金矿的成因、物质来源等深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首次发现西倾山东段大水金矿田内矿床的产出与低缓的磁异常存在直接关系,磁异常能作为在该区发现矿床的间接依据,为西倾山东段寻找新的金矿床提供了有效而重要的技术手段。


  5. 主持完成的甘肃省夏河县加甘滩金矿详查项目、勘探项目,通过2013-2017年工作,矿区累计提交金金属量153.692吨,共生锑金属量9464吨,潜在经济价值约400亿元,为甘南千吨黄金绿色勘查基地建设和甘肃藏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6. 主持完成的甘肃省夏河-合作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项目,通过矿产地质调查和典型矿床研究,系统归纳总结了夏河-合作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构建了区域成矿模式和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圈定了一大批物化探异常和找矿有利地段,新发现矿(化)点12处。有力地带动了夏河-合作整装勘查区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勘查项目跟进和成果转化。



王小军


自1997年到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新疆油田公司,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致力于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分析与选区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近七年的时间里,主持和参与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深化勘探和金龙油田的发现等多项研究,获得了一批重要油气田的发现。


先后负责完成了中石油和新疆油田分公司等科技攻关项目或课题17项,其中主持完成项目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局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1本,获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21篇。


主要学术成果:


  1. 构建碱湖烃源岩基本特征及其高效生烃理论以及源上砾岩大油区大面积源储一体成藏理论


  2. 主持研究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油藏评价项目,提出斜坡区断层-不整合-火山岩体-超覆砂体共控的复合地层型油气成藏新模式,是金龙油田发现的主要贡献人之一。


  3. 主持研究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滚动勘探项目,提出“低凸汇聚、主断控带、次断控藏、连片分布”的成藏模式,相继发现石204井区、夏盐11井区等优质高效油藏,是腹部中浅层油气滚动勘探发现的主要贡献人之一。



胥燕辉


主要从事地质勘查工作,以第一项目负责人身份出色完成了多个大中型地质勘查项目,获得了多项重大地质勘查成果,累计提交铁矿资源量近30亿吨,钼金属量78万吨,银金属量1000多吨,潜在经济价值5000亿元以上。在持续近二十年的冀东铁矿找矿工作中归纳总结了冀东铁矿成矿规律和有效的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对冀东铁矿及同类型矿床勘查提供了积极示范作用。


曾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一)、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排名一)、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共两项,分别排名一和排名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找矿成果奖(排名一);曾获第十二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第一届中央企业青年五四奖章、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冶金地质总局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成果贡献有:


  1. 2008~2009年担任马城铁矿详查项目负责人,探获特大型铁矿,提交铁矿资源量10.44亿吨。


  2. 2010~2015年任遵化至长凝一带铁矿调查评价项目负责,获铁矿资源量7.72亿吨。


  3. 2006~2007年担任常峪铁矿详查矿区负责,提交铁矿资源/储量1.2亿吨。


  4. 2003~2004年,在闫庄铁矿详查项目中任技术负责,探明铁矿资源量近亿吨。


  5. 2008~2015年主持和组织长凝铁矿普查项目工作,提交铁矿资源量6.4亿吨。


  6. 2014~2015负责冀东沉积变质铁矿成矿规律及综合勘查方法研究。


  7. 近年来还参与了花脑特银多金属矿勘探、马城铁矿勘探、青龙山-庆庄子铁矿普查、迪彦钦阿木钼矿勘探等多个大型勘查项目。



傅志斌


教授级高工,院副总工程师,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潜心于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200余项各类建设项目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施工治理和课题研究工作,技术门类涉及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基坑工程、岩土文物保护治理、填海软基处理、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评估治理等多个方面。


主要研究方向:


  1. 复杂地质和环境条件下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相关技术研究


  2. 新吹填超软基快速加固及一般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研究


  3. 岩土文物保护工程勘察和治理设计技术研究


  4. 岩土工程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行业发展管理、技术、政策文件制定技术支持


所主持项目获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奖1次(排名第1),部、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6次(排名第1),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1次(总排名第4,本专业第2),国家优质工程奖1次。主持(或主要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结合重大工程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主编技术手册2部,主编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辅导教材1部。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和军队标准规范8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发明专利授权5。


2011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3年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优秀总工程师”奖、茅以升基金会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2014年获岩土工程领域青年最高个人荣誉奖――“茅以升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青年奖”,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获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工程,2018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康世虎


甘肃会宁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001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资源勘查专业,同年就职于核工业二〇八大队,2010年取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硕士学位。


主持、参加完成了近20个铀矿勘查项目,在铀矿找矿勘查技术方法、铀成矿理论及成矿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现担任中央财政重大项目“内蒙古二连盆地中东部铀矿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负责人,年度项目经费5000余万元。


主要勘查成果:


  1.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内蒙古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及周边铀资源区域评价”、“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哈达图地区铀矿预(普)查”等项目取得了铀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发现并探明了哈达图大型铀矿床,新发现了道尔苏、乔尔古2个中型铀矿产地,圈定找矿靶区5片,预测成矿远景区16片。通过对哈达图矿床的勘查,揭露到平米铀量达63.77kg/m2的优质工业孔(最低工业平米铀量1kg/m2),创造了二连盆地铀矿勘查史上单孔平米铀量最高记录,改变了前人对二连盆地低品位、低平米铀量的认识,拓展了二连盆地铀矿勘查的找矿空间,为下一步找矿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完成了努和廷铀矿床详查及外围评价工作,提交了我国第一个超大型“沉积成岩型”铀矿床;参加发现了鄂尔多斯盆地皂火壕大型铀矿床、二连盆地巴彦乌拉大型铀矿床和赛汉高毕中型铀矿床的铀矿勘查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铀资源扩大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年青人,言传身教,培养了20余名技术骨干,多名技术骨干走向重要岗位,并在铀矿勘查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就。



张会琼


1982年12月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


长期工作在地质调查以及科技管理一线,主要从事成矿规律、找矿预测及地质调查等方面的工作,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项目1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其中一等奖2项,“358”找矿成果一项。2017年获得十六届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公开发表文章和著作34篇,著作1部,是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科研和地质调查杰出代表。


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全国危机矿山勘查理论方法与技术总结”、国家973项目“后碰撞过程壳幔物质交换与成矿”课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计划项目“新疆铜多金属矿集区矿产调查评价计划项目”、“内蒙古大井锡铜矿床找矿预测研究项目”、“新疆哈密市卡拉塔格铜多金属矿调查评价”、国土资源部行业科研基金课题“卡拉塔格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与靶区评价研究”、老矿山项目“老矿山找矿成果跟踪综合集成”和“有色金属矿组老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评估汇总”等项目


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新领域探索取得重要成果。为支撑矿产资源基地和绿色矿业发展,在院和地调局有关领导的指导下,牵头组织完成了“新疆东天山有色金属基地综合地质调查”和“内蒙古赤峰有色金属基地综合地质调查”2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二级示范项目的立项,作为第一负责完成“新疆东天山有色金属基地综合地质调查的立项答辩,


曾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及北京企业评价协会科技创新奖,新疆“358”项目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科学技术奖。已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加全国学术成果交流20余次。



教师奖


郭颖


1973年生于北京,1991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专业,1998、200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博士学位,完成有关翡翠矿物学与岩石学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留校任教,2003年获聘为副教授。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累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包括SCI论文6篇、国际EI论文7篇。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多种学生科技立项;以通讯作者身份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包括国际EI论文15篇。


开展以宝玉石颜色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尝试建立在三位均匀色度空间内、以标准色为核心、色差为阶梯的模型建立,为客观定量评价不同色调、透明度、琢型等的宝玉石颜色提供理论依据,荣获2011年第九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人才提名奖。提出了宝石颜色比对的新方法,即通过三个维度上正负共六个方向上的红绿、蓝黄、明暗的变化,比对待测试色块的颜色,大大推动了宝石颜色客观评价的进程。2013、2015年,分别获批《用于宝石比色的Munsell色卡比色装置》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与国家发明专利各一项。


自2003年起,多次作为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等多个栏目的嘉宾,并成为CCTV1综合频道《我有传家宝》、CCTV2财经频道《一槌定音》等多个影响力品牌栏目的驻场专家,同时接受了CCTV4国际频道《文明之旅》、《走遍中国》、CCTV10科学频道《走近科学》等品牌栏目的专访。

上一篇:南京地灾应急中心协助景区开展滑坡应急演练

下一篇:山东七院积极参与蒙山地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