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让废矿变“金矿”
2025-09-26 08:54 来源:吉安县人民政府网 编辑:矿材网

综合治理,累计修复持证生产矿山、废弃矿山面积7851.49亩;变废为宝,建设废弃尾矿库光伏发电项目,年设计发电量2216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年均发电量营收高达1320万元……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坚定不移地践行“两山”理念,统筹整合财政、社会、民间资,综合治理废弃矿山,将“生态疮疤”转化为“绿色名片”,在废矿中掘出“金矿”。

统计数据显示,吉安县境内共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98座,分布在全县范围内的各个山头,犹如一块块“生态疮疤”。

面对众多废弃矿山,如何有效治理?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树平介绍,吉安市生态环境局一方面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有效破解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资金难题,争取资金7059.31万元,加速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另一方面,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草则草、宜景则景”的要求,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持证生产矿山修复面积6105.5亩、废弃矿山修复面积1745.99亩,实现复绿矿山春正长。

地平了,山绿了,昔日的废矿如今嬗变为“金矿”。“近年来,吉安县坚持生态保护、高效利用,构建矿业‘新’模式,推动矿业绿色转型发展。”刘树平说,学海矿业投资9880万元,利用废弃尾矿库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占地面积为545亩,工程规模为24.23兆瓦。

“项目年设计发电量2216万千瓦时,年均发电量营收132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相当于节省标准8860吨。”学海矿业光伏发电站站长张选伟介绍,矿区用电峰值时超1万千瓦时,年均用电量6000万度以上,光伏发电大大缓解了电网压力。

削减存量、严控增量,废弃矿山治理任重道远。“未来,吉安县将始终坚守底线、不越红线、拉紧防线,严把矿权设置准入关口,严格执行联审联批制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遏制矿山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刘树平说。


上一篇:陕西镇坪一煤矿发生顶板事故,5人脱险3人被困,矿方:事发前该矿处于整改期

下一篇:危机突袭!“铜博士”狂飙 影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