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有色矿企龙头、四川上市公司国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国城矿业)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本次交易涉及资产的审计、评估、尽职调查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此前披露,国城矿业拟通过支付现金和承担债务的方式购买国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内蒙古国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城实业”)不低于60%的股权,标的公司100%股权预估值约55亿元,由此大致估算,国城实业60%股权价值约33亿元。
国城矿业近期业绩波动较大
国城矿业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从事有色金属采选及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业务,目前主要产品为锌精矿、铅精矿、银精矿、铜精矿、钛白粉、硫精矿、硫铁粉、工业硫酸、次铁精矿等。
业绩方面,2024年国城矿业实现营业收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60.37%;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279.51%。
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国城矿业表示,2024年公司业绩波动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是公司全资子公司国城资源在报告期内投产,销售收入增加,但产量爬坡期各项生产成本较高,加之报告期内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处于低位,因此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报告期内受锂产品市场价格整体下滑影响,公司参股子公司金鑫矿业业绩较上年同期下滑,导致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
2025年一季度,国城矿业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77.25%;归母净利润6.12亿元,同比暴增18279.65%;扣非净利润-4806.51 万元,同比暴跌2687.51%。
7月15日,国城矿业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3亿元至5.48亿元,同比增长1046.75%-1174.69%。
对于业绩变动,国城矿业表示,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变动主要系确认非经常性损益所致,上述非经常性损益事项为公司以16亿元的交易对价完成对赤峰宇邦矿业有限公司65%股权的出售并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影响金额为6.58亿元。此外,由于公司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国城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所处钛白粉行业产品销售价格处于低位,因此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增加钼精矿采选业务
利于强化国城矿业整体布局及整合协同
国城实业目前在产矿山为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钼矿,钼原矿石经过破碎、研磨及浮选后产出钼精矿,钼精矿为标的公司主要产品。
国城实业运营业绩可观,2022年营收约17.7亿元,2023年营收约26.19亿元,同比增幅近50%。净利润方面,2022年约8.81亿元,2023年约13.98亿元,同比增幅高近60%。
此外,资源储量方面,截至2023年8月31日,大苏计钼矿标高890m以浅保有资源量硫化矿矿石量12,372.8万吨,钼金属量144,836吨,平均品位0.117%。据上述已评审备案的储量核实报告,标的公司委托矿服单位编制完成了相关开发利用方案,并提交评审,拟将生产规模由目前500万吨/年扩大到800万吨/年,目前正在办理扩大矿区范围采矿权变更手续。
据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国土资发〔2000〕133 号”《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国城实业大苏计钼矿属于大型钼金属矿山。交易完成后,国城矿业将实现对国城实业的控股,在现有以锌精矿、铅精矿、银精矿、铜精矿等为主要产品的有色金属布局基础上,增加钼精矿采选业务,公司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而强化上市公司整体布局及整合协同。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供紧需强背景下,钼业正方兴未艾。
有机构研报显示,预计2024-2026年全球钼需求量分别为29.9/31.5/33.0万吨,供需缺口分别为-2.1/-2.2/-2.7万吨。供需缺口持续放大,支撑钼价中枢上移。
钼是全球稀缺的战略性小金属,具有高强度、高熔点、高硬度等特性,主要应用于各类钢种添加剂,以提高钢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其下游产品以特钢、不锈钢为主。根据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截至2023年末,全球钼矿储量为1500万金属吨,静态储采比仅约56年。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铜钼矿年产钼精矿11900实物吨,约占中国钼精矿总产量的3.9%。
2025年4月启动涨价行情以来,河南钼精矿价格持续攀升。上海钢联数据显示,7月24日当地钼精矿报价已达4005元/吨,较年内低点(3245元/吨度)上涨23.4%。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内钼铁下游需求保持稳定。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国内钼铁招标量约为8.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0.47%,同时上半年国内双相钢产量约30.89万吨,同比增幅达到15%。
钼铁价格,从今年4月价格触底以来,至今也已经连续三个月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