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11年探获3座金矿价值千亿!在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的荣誉室里,陈列着无数奖章与证书,记录了这支“英雄地质队”67年间为国找金的辉煌历程。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揭晓,六队探矿工程处副主任李宽荣获此殊荣。
多年来,李宽完成多个探矿项目,累计进尺30余万米,探获大型、特大型金矿3座,潜在经济价值近千亿元,为我国黄金资源储备作出突出贡献。他年均野外作业超过300天,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地质人的责任担当。
喜讯传来时,这位“90后”地质人已在祖国西南的大山里开展了近三个月的野外勘探工作。他表示,这份荣誉是六队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自己只是奋战在野外一线地质工作者中的一个代表,做好了本职工作。他说:“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我们会继续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勇当排头兵,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2014年,22岁的李宽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加入山东地矿六队。11年间,他用脚步丈量了辽阔草原,也挺进过雪域高原,长期坚守野外一线,从事钻探找矿工作,很快从一名机台钻工成长为探矿处的技术骨干。
面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钻探任务,刚刚参加工作的李宽主动请缨,奔赴草原腹地。尽管面临遮天蔽日的狂沙和20℃的昼夜温差,他迅速调整心态,安心工作。在艰苦环境中,他虚心向工人师傅请教技术问题,积极解决钻孔缩径、掉块、漏失等多个技术难题,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许。
两年后,李宽成为钻探班长,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大挑战——在海拔4600米的青藏高原进行钻探施工。冬季的雪域高原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缺氧环境让地质队员们产生严重的生理反应。作为班长,李宽不仅克服了自身不适,还紧盯钻机的工作进度,通过研究地质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最终成功完成钻孔施工,展现了英雄地质队的大无畏精神。
李宽始终致力于钻探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他在青藏高原发明了跟管钻进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应对的砂砾层钻探难题。他还研制出“炮弹”式打捞器,改良多种钻井液体系配方,并研发数字化电驱变频泥浆泵,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他的多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发表行业论文10余篇,推动深部钻探技术革新与发展。
面对荣誉,李宽始终保持谦逊态度。他记得与队员们在北部草原住过临时帐篷,在高原寒冬共同克服困难,在西南深山中将设备拆解再组装。在他的带领下,年轻队员快速成长,不少人已成为技术骨干。李宽注重团队沟通协作,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增强队伍凝聚力,带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
常年离家在外,李宽心中满是对家人的愧疚,但他把对家人的爱深埋心底,化作为国找矿的勇气。如今,他仍带着团队奋战在找矿一线,表示新一代地质青年既要传承“英雄地质队”的精神火炬,更要用创新突破照亮深地之路。
李宽的故事正是新时代地质人传承精神、砥砺奋进的缩影——从青涩大学生到技术领军者,他用十余年青春丈量山河,以钻探技术突破禁区,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写下属于奋斗者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