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7年上半年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取得重大进展之后,2017年12月,第二次考古发掘正式启动实施。受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周军的邀请,重庆市地勘局南江地质队下属重庆岩土工程检测中心选派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到这次水下考古探测课题中,为考古发掘工作提供科技支持。
根据江口河床浅部地下地质情况和前期挖掘结果,这次水下考古探测工作主要集中在查明河床基岩在卵石层覆盖情况下的电磁响应特征。经过多方考虑,此次工作主要采用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测及大功率激电等方法,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地球物理解释手段,综合对比分析获得河床下部基岩构造图,将表面有沟壑形态的基岩推测为沉银有利储集区域,为后面大范围开展考古发掘提供方向;另外通过反演计算可获得河床上部卵石层厚度,预测考古挖掘土石方工作量,为合理安排考古发掘工作提供技术依据。目前,各项探测方案均在实施中。(刘家富 康世海)
链 接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2010年被眉山市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护范围东西各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桥,北至府南河交汇处,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沉银于此。2016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方案,于2017年1月开始发掘,为期3个月,发掘发现的文物数量有3万多件,金册银册数以十计。50两有题刻的大银锭、金银饰品、碎银等几乎堆积成山。这是我国考古历史上发现金银器最多的一次发掘。目前第二次发掘工作正在进行,预计工期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