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017-11-20 08:54 来源:国土资源报 编辑:矿材网

 把“美丽”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首次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四方面作出部署,指引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时代。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其中,“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和“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备受关注。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如何推进


  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有何重要意义?该如何落实?相关领域专家纷纷进行解读,并建言献策。


  10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的专访。常纪文表示,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的稳步推进,建立统一行使职责的体制,将有助于自然资源产权统一管理、生态环境有效监管和国土空间有序管控的治理大格局初步形成。在统一行使职责的体制建立过程中,有关部门的职责如果能够独立剥离的,应当予以剥离,合并到统一监管的部门;如果不能独立剥离的,则可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予以保留,分工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行政监管的社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契合。


  10月30日,《经济观察报》第843期刊文《“自然资源国资委”要来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自然环境和生态监管相关的部门不仅涉及国土资源和环保两个主要部门,还涉及水利、林业、农业、海洋甚至发改委等部门的一些职能。协调方面应该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职能交叉、效率偏低、内耗过多、跨界难等问题。


  10月30日,《第一财经日报》则援引“环保、林业等部门相关官员”的说法称,估计机构改革的动作在明年全国两会后将有眉目。


  一些专家为加强环境资源立法、护航美丽中国建设提出建议。《法制日报》11月2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副教授马燕表示,现行的环境资源立法多属于单行立法,容易导致执法和司法效率的低下甚至冲突。应当全面升级我国环境资源立法,通过体系化、法典化,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


  目标虽已确定,但新机构的设立绝非朝夕之事。正如常纪文所说,建立统一行使职责的体制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应当有足够的耐心。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仍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


  在10月23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管成绩有目共睹,但还相对滞后,不少制度短板和漏洞亟待补齐。他指出,自然资源产权的管理机制整合难度较大。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管理体制中,相关部门职责交叉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有待下一步根据十九大的部署进行推动。


  国家公园已经在路上


  尽管推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管理和自然生态统一监管仍面临难题,但在一些地方,相关试点已经在有序开展。特别是在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立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据常纪文介绍,在国家统一安排和地方自主探索下,浙江、福建、青海、吉林等地已经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监管和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管的试点工作。在十九大报告指导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污染排放监管领域的体制改革将有序推进。


  在10月23日的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招待会上,杨伟民介绍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多方面的进展和成效。他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审定了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等4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要求保护这些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把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还给自然。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


  新华社10月25日报道,为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由四川省林业厅、国土资源厅和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组成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工作组,近日在都江堰市进行勘界落图试点工作。


  《人民日报》11月6日报道,多地国家公园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青海组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管委会,对3个园区所涉4县进行大部门制改革,为实现国家公园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两个统一行使”和三江源国家公园重要资源资产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奠定了体制基础;整合森林公安、国土执法、环境执法等执法机构,打破区域和条块分割,组建综合执法局开展综合执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各项生态体制改革工作也在有效推进实施。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完善有力的监管体制,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国土资源工作已主动融入其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挑大梁当主力。(原标题: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时代,本报记者 赵 新)

上一篇:青海12亿元落实401个地勘项目

下一篇:湖南涟源探获矿石量500万吨方解石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