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核地质系统成立近70年来,科学家们在内蒙古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床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物——铌包头矿。这一发现经过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的正式批准,标志着我国在矿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铌包头矿的发现不仅解决了国际矿物学界的争论,还为铌等战略性关键金属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铌包头矿的基本信息
铌包头矿是一种由富含Ba、Nb、Ti、Fe、Cl的硅酸盐组成的矿物,其理想化学式为Ba4(Ti2.5Fe21.5)Nb4Si4O28Cl。它呈现出棕色至黑色的颜色,形状呈柱状或板状,粒度约在20到80微米之间。铌包头矿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1a(88)。
铌包头矿的发现和意义
铌包头矿是在世界著名的内蒙古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床中发现的第17个新矿物。该矿床已经发现了150余种矿物,其中16种为新矿物。铌包头矿是在20世纪60年代包头矿的富铌类似物的基础上发现的。
通过对铌包头矿的研究,科学家们解决了国际矿物学界长期争论的包头矿电价平衡问题,为铌包头矿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铌包头矿的发现丰富了该矿床中铌矿石矿物的种类,为铌等战略性关键金属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中核集团的科技创新贡献
中核地质科技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葛祥坤、范光和李婷研究员等,在新矿物的发现与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系统建立了矿物研究技术体系,已先后主导发现了11种新矿物,为我国的新矿物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
通过对铌包头矿的发现和研究,我国科学家们解决了国际矿物学界的争论,为铌等战略性关键金属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中核地质科技有限公司在新矿物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我国的矿物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发现不仅展示了我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卓越能力,也将为我国在战略性关键金属开发领域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铌包头矿的命名和批准标志着我国矿物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标志着我国在矿产资源领域的不断创新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