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日前在湖北省宜昌市组织召开了“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研讨会”。
华南地区是研究亚洲大陆东部增生、罗迪尼亚超大陆、冈瓦纳大陆、泛大陆聚散的重要窗口,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的“根”在宜昌,这里有扬子古陆核、新元古代以来完整的地层剖面(两枚金钉子)以及丰富的金、锰、磷、页岩气等矿产。
此次会议依托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湘西-鄂西成矿带神农架-花垣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二级项目,邀请国内多位前寒武纪研究专家作学术报告。会上,与会代表交流了近年来我国最老岩石和锆石、新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及其耦合关系、扬子地块周缘元古代岩浆作用与构造背景演变、新元古代宏体多细胞生命起源与演化等一系列新研究成果。会议要求各区调项目组要把科技创新思维理念融入野外地质调查中,进一步提高华南前寒武纪整体地质调查研究水平。此外,会议还组织专家、学者、项目负责人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规范、变质岩区填图工作方法的培训研讨,并参观了武汉地调中心组织实施的鄂宜页3井。
中国地质调查局六大区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南地质调查院、广西地质调查院、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院、广东省地质调查院、佛山地质局等单位70余名专家、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