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大庆石化储运销售中心成品包装站台上,最新批次的长链支化茂金属聚乙烯树脂完成分装入袋,即将发往东北地区下游客户。这批采用国产氟弹性体配制复合助剂生产的新产品为今年首次生产,可广泛用于棚膜、包装膜制造,服务农业、物流运输等领域。目前,大庆石化实现国产化替代的聚乙烯树脂常用复合助剂已达到15种。
“隐形掣肘”亟待攻克
从超市购物袋到汽车零部件,从农业棚膜到食品包装,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中,复合助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如同塑料工业中的“味精”,通过配比使聚乙烯颗粒突破性能局限,转化为满足各种需求的塑料“佳肴”。
“没有复合助剂,聚乙烯树脂就像没放盐的菜,虽然能‘吃’,但索然无味,既难保存也达不到使用标准。”大庆石化聚烯烃部二级工艺工程师徐浩洋比喻。作为影响聚乙烯树脂性能、加工稳定性的关键辅助化学品,复合助剂的成分种类、配比精度决定了产品的最终表现。
大庆石化年产聚乙烯树脂约120万吨,每年需消耗催化剂、助剂等化工“三剂”近万吨。复合助剂是助剂的一种,以往,部分助剂依赖进口,不仅推高了生产成本,较长的供货周期也让产业链面临“断供”风险,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隐形掣肘。近年来,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与行业降本增效压力,大庆石化将化工“三剂”国产化作为保障产业链安全与提升经营质效的重要举措,创新提出“分段调试、逐级替代”策略,为每一种进口助剂精准匹配国产“平替”,系统推进国产配方的研发与落地。
“精益求精”性能达标
实现复合助剂的国产化替代,不是简单的“照方抓药”。助剂配方的研发既要筛选适配的原料及比例,让抗氧化剂、润滑剂等成分“各司其职”,又要平衡成本与性能,还要确保适配现有生产装置,最终满足下游客户的实际应用需求。
为此,大庆石化将复合助剂替代列为重点技术攻关项目,聚烯烃部根据装置工况和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技术路线,与专业助剂生产企业——大庆五龙实业有限公司塑龙公司展开了密切合作。
“整个生产系统对洁净度的要求极为苛刻,每次小试前后,都必须对生产线进行彻底的清理。”塑龙公司副经理王承锋表示。研发过程中,面对助剂原料物理特性的差异,技术人员通过反复对比,优化原料颗粒大小,精准设定混合时间,特别是精细调控挤出造粒环节的各区段温度,解决了颗粒粘连、成型不规整等技术难题。
客户的反馈是检验配方成功与否的标准。新开发的助剂样品要经过聚乙烯装置小试验证,对树脂产品基础性能进行评估后,产品被送到下游客户实际应用测试。根据客户反馈,技术团队修正调整配方,塑龙公司再组织生产和新一轮送样。直到终端客户评价“性能达标”,一个成熟的配方才被正式确定下来。
经过反复研发、试产、反馈、优化,国产复合助剂已不是实验室里的“纸上谈兵”,而成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产品。长链支化茂金属聚乙烯树脂就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产品投放市场之初,客户反馈存在气味,技术团队通过逆向溯源,经过多轮试验和检测,通过国产氟弹性体配制的复合助剂不仅消除了异味,还生产出综合性能更优的产品。与常规牌号相比,新开发的长链支化茂金属聚乙烯树脂在透明度、力学性能等方面表现优异,具备替代部分高压聚乙烯树脂的能力。
国产替代影响深远
目前,大庆石化6套聚乙烯装置已全部用上了成熟的“中国配方”。这一转变,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最直接的是经济效益。“国产助剂性能可以媲美进口,综合成本却至少降低了30%。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超百万元。”聚烯烃部生产技术组副组长逄彬算了一笔账。数字的背后,是技术团队持之以恒的攻坚克难。他们反复测算每种成分的最佳用量,既要削减冗余添加量、降低生产成本,又要保证抗氧化、爽滑效果不打折扣。在生产中,还要密切关注聚乙烯树脂的性能,有时仅仅因为0.1%的添加量差异导致性能波动,就得推倒重来,直到找到“少用量、高性能”的平衡点,直至啃下了提质增效这块“硬骨头”。
更重要的是,国产化进程实现了产业链的安全可控。“新质生产力最终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大庆石化科技与规划发展部管理人员李郁表示,“国产化替代让我们摆脱了对进口助剂的依赖,防范了外部供应中断、价格波动等风险,为聚乙烯产业链的自主可控筑牢了根基。”目前,大庆石化聚乙烯树脂已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为下游用户提供了稳定的、高性价比的原料。
此外,国产化进程驱动更强劲的创新能力。国产氟弹性体的成功应用,体现了技术团队并非简单地模仿进口配方,而是通过深入理解工艺原理和深化改进配方,实现了产品性能的优化甚至超越。扎根于实践的应用创新,推动大庆石化完成了从引进到自主的持续转变,为长远发展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其他化工‘三剂’的国产化替代工作,同时探索聚乙烯树脂性能的进一步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迈进。”大庆石化聚烯烃部副部长赵炳阳说。
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从单一产品到产业链赋能,大庆石化完成了一次扎实的“深蹲助跑”。这套自主可控的中国配方,不仅解决了当前的技术难题,更为企业面向未来、进军更高端市场赛道,积蓄了关键的起跑力量。




新手指南
我是买家
我是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