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在库里已经放了快50天了!卖不动!根本卖不动!你咋还让我进货!”
面对经销商抱怨,他们不置可否,因为他们也感受到了轮胎销售的压力。
轿车胎销量下滑,卡车胎滞销
轿车胎销量下滑,卡车胎滞销。轮胎经销商表示,销售任务只完成了一半。
中国一直被全球轮胎企业视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与众多新兴轮胎市场一样,中国轮胎销售的每年增速约在10%。同时,因为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在新兴市场中最大,轮胎销售基数大,叠加10%的增速,按道理来说,中国轮胎市场每年超过2000万条的销量增速中应该是最不让企业焦虑、最能让企业、经销商赚钱的市场。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中国轮胎销售在近五年,一年比一年焦虑。
原因无他,市场增速不变,企业成长力却出现下滑。
尤其是今年,众多企业再次陷入销量锐减的泥潭中。
报道显示,?2025年10月31日半钢胎产能利用率为73.4%,周环比小幅上升0.56个百分点,但同比仍下降5.90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10月23日,
中国市场卡车胎更卖不动
同样感到绝望的还有乘用车胎的经销商。
库存周期突破45天,轮胎厂还要进货——经销商被架在火上烤!
实体店表示:“周末还好点儿,周一到周五,有的时候店里一天才有3、4辆车。老说现在不挣钱是因为电商冲击大,是因为同行恶意竞争。都错了。归根结底是市场不景气,司机兜里没钱,他不愿意换轮胎,没需求,赚不到钱。”
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钱包瘪了,不少司机将替换周期不断拉长,2019年的换台周期可能是三年,2022年的时候就延长到了4年,到了2024年换胎周期已经拉长到四年半。
终端市场的冷淡传导到经销商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不进货。不进货完不成任务,进货就意味着库存全砸手里了——轮胎市场,轮胎厂将经销商两面炙烤。
价格竞争--轮胎厂沦为案板上的肉
在轮胎厂看来,渠道还有选择权,他们对于市场连选择权都没有。消费降级之下,轮胎厂沦为案板上的肉。
终端市场的消费降级迫使轮胎厂“进军高端市场”成为了一句空口号。而执意售卖高价轮胎,后果惨不忍睹。
在轮胎人发的销售相关的朋友圈里,不三包轮胎卖得越来越多。没办法,兜里没钱的时候,低价轮胎车主最爱。在乘用车轮胎店,自三年前开始,部分山东品牌成为了店内的主打。
这些现象似乎在暗示一件事情——卡车胎市场“外资品牌大举退出”的情况似乎即将在乘用车胎市场重演。
一家轮胎店的老板告诉我们,已经开始有豪车车主选择某山东新兴品牌做替换轮胎。
事实上,这一轮消费降级冲击的不只有外资品牌,还有头部品牌的销售份额。
“店里现在有不下20个品牌在卖。卖得最好的几乎都是来自山东的新兴品牌。价格便宜现在就是优势。”
惨烈竞争,仍在加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部分头部品牌的销量(包括中国品牌)较5年前下降了很多。
“一个是现在市场需求确实不好,另一个是竞争的品牌太多了。店里销量的4成被山东一些低价品牌占领。”事实上,因为消费降级,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涌进乘用车轮胎市场,中国乘用车胎市场从外资品牌份额优势,突然转变成为数百个品牌之间的混战。
品牌混战带来的弊端就是利润的暴跌——越来越便宜的价格让不少轮胎厂毫无利润可言。一些品牌在价格战、销量打击之下,已经走进破产的边缘······
中国轮胎市场这样的状况还会持续多久?
没有人说得清。对于很多轮胎厂来说,目前唯一的选择就是硬抗。
“总有复苏的一天,就看能不能扛到那一天!”




新手指南
我是买家
我是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