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多家钢企业绩增长,上市钢企盈利能力进一步修复
2025-11-05 11:39 来源:中国冶金报社 编辑:矿材网

 随着行业“反内卷”的持续推进,钢铁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改善,盈利能力进一步修复。


 据A股36家钢铁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36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197.49亿元,同比减少6.15%;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9.52亿元,同比扭亏。经营上,整体呈现“减量提质”的发展态势。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季度,钢铁企业“减量提质”趋势更加明显。


 今年第三季度,36家钢铁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763.61亿元,环比下降1.06%;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3.34亿元,环比增长5.20%。这也是这36家钢铁公司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的环比增长。


 “收入下降但利润却实现提升的主要逻辑在于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一方面,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主动调整产品线,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毛利率。同时,行业自律限产减少低价竞争,支撑价格稳定,也使得利润空间扩大。”苏商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向笔者分析称。


 在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看来,原料、燃料价格同比大幅下降,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也是业绩整体改善的重要因素。


 钢铁公司披露的公开数据也展示了在产品结构优化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凌钢股份日前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表显示,今年以来,该企业“去螺增优”战略取得成效。今年前9个月,凌钢股份优特钢实现销售收入49.9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5.90%,远高于螺纹钢25.94%的占比。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出粗钢产量压减、钢材产量上升的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全国累计生产粗钢7.46亿吨,同比下降2.9%;累计生产生铁6.46亿吨、同比下降1.1%;累计生产钢材11.04亿吨、同比增长5.4%。


 “钢铁企业普遍增加高附加值钢材产品比例,这些产品毛利率更高。尽管整体销量或价格可能受市场需求影响导致收入下降,但利润空间因成本下降和产品结构改善而扩大。”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向笔者表示。


“反内卷”提升发展质量


 尽管钢铁行业经营上不断呈现积极变化,但未来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日前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当前,钢铁行业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是影响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矛盾。


 《方案》明确,2025年至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该方案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为钢铁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实施路径。


 “从目前上市钢企的盈利情况来看,行业‘反内卷’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袁帅向笔者表示。


 付一夫表示,行业“反内卷”通过限产保价、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等方式,减少了恶性价格战,促使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倒逼企业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有助于提升长期竞争力。


 数据显示,在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管控等多方因素作用下,上市钢企盈利能力持续修复。今年前三个季度,36家钢铁企业整体毛利率分别为5.76%、6.65%和6.73%,毛利率逐季提升。


上一篇:勘查成果丰硕,今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超80处

下一篇: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型煤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