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地质调查年度印记
2021-01-07 09:49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编辑:矿材网

不知不觉,2020年即将和我们挥手作别。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坚持疫情防控与重点工作“两手抓”,加快推进地质调查事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

岁末年尾,我们盘点2020年度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新成果,与读者朋友一起见证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新发展。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功

3月26日,自然资源部宣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

此轮试采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关键技术,较第一轮试采实现了产气规模大幅提升,为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点评:我国2017年首次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完成了探索性试采,解决了“能否安全、连续开采出来”的问题,抢占了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此次使用水平井钻采技术成功开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完成了试验性试采,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产气规模”的问题,国际“领跑”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我国也由此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试采点火成功(71982)-20201231161638

试采点火成功

松辽盆地页岩油调查取得突破

4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在松辽盆地的页岩油战略调查取得突破,在白垩系青山口组陆相页岩地层中部署实施的松页油1HF井、松页油2HF井和吉页油1HF井3口钻井,经压裂测试均获日产超10立方米的工业油流。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2017年开始组织实施松辽盆地页岩油调查科技攻坚战,与中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吉林油田公司合作,开展陆相页岩油富集规律、勘查技术和钻探压裂工艺攻关,形成了页岩油富集理论新认识,建立了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松辽盆地页岩油难动用、储层难改造等工程难点,创新形成多项陆相页岩油关键工程技术。

点评:美国依靠页岩油革命率先实现了页岩油的规模化商业开采,正深刻改变着世界能源格局。我国页岩油资源比较丰富,但勘探开发起步晚,研究程度低。松辽盆地页岩油调查突破,增强了油田企业加强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底气,引领油田企业加快页岩油勘探开发步伐。这充分显示出地质调查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所迸发的强大生命力,更彰显了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使命与担当。

松页油1井(71984)-20201231161634

在松辽盆地实施的页岩油参数井

“航空地质一号”执行珠峰高程空中测量任务

5月1日~5月9日,“航空地质一号”飞机先后执行了4个架次珠峰高程空中测量任务。这是我国首次在珠峰区域开展航空重力和遥感综合调查,将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测量精度从米级提高到厘米级。

点评:随着地质调查服务领域的拓展,其调查技术和装备也在相应地进行转型和升级。有“中国地调空军”之称的“航空地质一号”飞机,集成了航空重力、航空磁力、航空摄影和航空高光谱等各类观测手段,既可用于高山、高原区的航空物探遥感调查,也可用于低海拔平原丘陵区和海域的地质调查。此次“航空地质一号”开展珠峰高程测量,是地质调查装备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一次精彩展现,同时也显示出地质调查服务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强大支撑力。

航空测量队员在做飞行前检查(71980)-20201231161641

航空测量队员对“航空地质一号”进行飞行前检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及所属专业地质调查中心挂牌

8月2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原武警黄金部队转隶组建的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在京挂牌。这标志着武警黄金部队转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正式进入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序列。9月,由原武警黄金部队所属总队、支队(研究所、教导大队)转隶而成的13个专业地质调查中心陆续挂牌。

点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及其13个专业地质调查中心挂牌成立后,承担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海洋与海岸带地质调查等职责任务,这不仅扩充了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力量,也将使地质调查破解重大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问题,支撑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20年全国森林资源外业调查工作全面启(71978)-20201231161645

由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的2020年全国森林资源外业调查启动仪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标沙特地球化学勘查项目

10月18日,中国自然资源部与沙特阿拉伯工业和矿产资源部举行线上授标仪式,标志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功中标总额为3.75亿元的“沙特阿拉伯地盾水系沉积物及重砂样品高精度地球化学勘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在沙特阿拉伯地盾区54万平方千米范围内开展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高精度仪器分析获得样品中76种化学元素数据,并依此圈定一批找矿靶区,为沙特阿拉伯地盾区成矿潜力和远景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助力其实现找矿突破。

点评:在本次有法国、南非、英国等多国地质调查机构组成的国际联合体参与的国际竞标中,中国地质调查局成功中标,一方面得益于“一带一路”框架下形成的互惠共赢合作共识,另一方面基于我国在国际勘查地球化学领域的理论、技术优势。我国通过组织实施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建立了完备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形成了高效实用的地球化学资源勘查方法,同时也促进了国际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此次中标是继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落户我国以后,我国凭借先进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再次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地学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探采结合井成功出水,老百姓争先接水饮用(71986)-20201231161631

“乌蒙山地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坝镇大仲村实施的探采结合井出水

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11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了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取得的系列成果。一是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大、温度高、水质好、易回灌,技术、经济、环境可行条件下适宜规模化开发利用,可为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提供稳定安全的清洁能源供给。二是雄安新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调查成果可为新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建设用地规划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三是雄安新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且稳定,可为新区安全供水提供保障。四是初步构建起步区万米深度内多尺度地下空间三维结构,助力“透明雄安”建设。五是初步查明白洋淀区浅部地质结构和渗透性,服务白洋淀生态修复。六是初步建成雄安新区自然资源环境综合监测网,实现监测数据的在线集成和信息化服务。

点评:作为先行性、基础性的地质工作,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作用?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已经作出示范。自2017年4月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在自然资源部党组的领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对地质调查需求的轻重缓急,精心部署开展了工程地质、土地质量、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地热清洁能源、白洋淀生态环境等多项调查工作,并初步建成“透明雄安”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实现了地质调查工作对新区规划编制、实施、监督、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等的全链条支撑。

“地质调查+”扶贫成效显著

1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自然资源政策支持脱贫攻坚有关情况。其中,地质调查专项扶贫亮点频出:

在江西赣南红层区、滇桂黔岩溶区和西部干旱区等缺水地区成功找水打井1600多眼,总涌水量超过20万吨/天,解决贫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在贫困地区调查圈定绿色富硒土地2366万亩,支撑江西赣州、云南昭通、贵州黔西、黑龙江海伦等地建设300余处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指导贫困山区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研发推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有效减轻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积极开发地质景观资源,发展地质文旅新产业,在贫困区调查发现各类地质遗迹景观资源2200多处,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3处、世界地质公园5处、国家地质公园5处、省级地质公园26处,推动建设地质文化村10余处;在中西部贫困地区调查发现矿产资源地420多处,联合地方、企业共同评价了新疆玛尔坎苏富锰矿、大红柳滩锂矿和火烧云铅锌矿等一批大型、超大型资源基地,攻克一批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矿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促进矿业开发惠民。

点评:地质扶贫主要是发挥地质科技优势,在查明贫困地区资源环境禀赋的基础上从两方面支撑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一方面发现资源优势、转化资源优势,支撑发展脱贫攻坚新产业;另一方面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着力补齐脱贫攻坚短板,比如找水打井、防治地质灾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自然资源部党组的统一安排,始终把支撑服务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落实。紧抓贫困地区的地质需求,发挥专业优势,走出了一条以找水打井、防灾减灾、特色农业、地质旅游、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为主的“地质调查+”特色扶贫之路,在解决贫困地区突出民生问题、助力就业增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为贫困地区注入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也赢得了地方政府和贫困群众的普遍欢迎。


上一篇:喜讯!新疆探明一处超大型萤石矿床

下一篇:海南发现超24亿方海砂矿区 可保障重大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