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如何指引方向,是古时候的司南

匿名用户 | 2017-05-19 02:37

全部答案

(共1个回答)
  • 司南早在战国时期就发明了.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司南之杓是木制的“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其中地应为池.是说把司南放到水里,漂在水面上,勺柢指向南方.为什幺用“柢”字而不要“柄”字?因为,虽然柢和根都是树根,但所指部位有别,柢是指树根连接树干基部的部位,根指柢以下所有根.只有根扎得深,柢才坚固,树才牢固.有成语“根深柢固”,就是这意思,根和柢不能互替,不可写成“柢深根固”,“根深叶茂”不可变成“柢深叶茂”可见二字含义有别.所以“其柢指南”中的柢字一定有特殊示意,即把勺柄截去大部分,只留下基部,这部分原来没有名字,所以借用柢字表示.这样,勺子的重心在头部,保持平稳,而柢很短,只起到指示方向作用.池通常是指地面存水的坑,可大可小,大者如天池,小者如蓄水池.而在日常用具上的盛水凹陷也叫池,如砚池.我以认为司南之勺是木质的,里面埋藏磁铁,罗盘也是木制的,罗盘中心挖一圆池.使用时池中加少量水,再放进木勺,木勺飘起来,摩擦力很小,可自由转动,于是其柢指南.根据这一想法制作的司南非常好用.我实践过,就是打磨勺子比较费功夫.
    匿名用户 | 2017-05-19 02:37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