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理事、《地质论评》编委,河南省地质学会旅游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旅游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首席专家、河南省地矿局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主要从事全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旅游地学调查研究、地质公园规划建设和地学旅游产业的策划等工作。
我的老家是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的沁河北。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大河里”。之所以叫他“大河里”,实际上就是位于太行山和沁河之间的沁河大湾里,这个区域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最宽处5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面积约40平方公里左右,星点状分布了12个村庄。近年来,中国华能沁北电厂(河南最大的电厂)的修建,让这里的经济更加繁荣起来。
中国华能沁北电厂
我今天主要想从地质科学的视角给大家交流一下我们老家有两个很典型的现象与地质(河流)作用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两个地方一个是位于沁河北岸留村-化村-马村的沙丘,一个是位于太行山的牛王滩。而无巧不巧的是,这种地质现象的形成恰恰是对唐朝诗人胡玢的那首“桑落洲”的最好的科学解读。
大河里的两处地质现象
一、解读胡玢的诗“桑落洲”
1.原文赏析
庐山桑落洲
作者:胡玢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这是晚唐诗人胡玢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唐摭言》《唐诗纪事》中只是简单的提说胡玢隐居在庐山,大概由于居住偏僻的缘故,没有流传下来其它更多的诗作,就连他的生卒年日,生平履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找到更多的资料。但《桑落洲》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主要原因是它不仅有文学文学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首难得的地质诗,整篇都在讲河流的地质作用。下面,我主要引用吉山、秦立虎发表在《文化百花园》上的文章,从地质视角对其进行解读。
2.地质视角的诗词解读(此段为吉山、秦立虎原文略加修改)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这二句向人们展示了河流的冲击作用所产生的地质现象。如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需要去“问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这样一些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变化情况,眼前就有一个典型的实例可以说明,那就是位于长江中的“桑落洲”(图3)。诗中“桑田”实际上是指“沧桑”。这两句既是全诗的概括,又点岀桑落洲的主题,提出问题,把读者引向变化莫测的奇妙世界,让人们不得不往下读,从“桑落洲”怎样看出沧海桑田的地表变化呢?
庐山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你能想象得到吗?桑落洲上那几家新建住房的地方,竟然是过去滔滔长江流过的地方。这里的“新住处”和“大江流”,以及上句的“莫问”和“但看”形成了鮮明的对照,反映了时空变化的巨大反差,道出了 “沧海桑田” 的历史鉴证,表达了作者对地质作用的巨大自然力惊佩-那“昔日大江流”如何变成“数家新住处”呢?
“古岸崩欲尽,平沙涨未休。”长江在那里拐弯的地方,流水冲刷,古老的江岸不断地因河流冲刷而发生崩塌破坏,而此时处在江岸对面的河滩面积却在不断地增加,一年比一年大,而且还没有停止的的趋势。这是对河流侧向侵蚀形成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地质活动现象的生动描写,也是对沧海桑田这种地质活动的内在原因的掲示。同时,通过“古岸"的“崩欲尽”和“平沙”的“涨未休”,可以看出诗人是以严禁的态度,对河流的冲刷,沉积的地质作用作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根据上面长期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推测,河流的这种地质作用一定还会不停地进行下去。这里的“百年”不是指“百年”喻义时间很长,没有休止,就是说河流的这种冲涮、沉积,沉积、冲涮将长久地进行下去。这里诗人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已上升到了规律性的高度,明确说明,地球表面的河流地貌和流水作用将会永远遵照一定的法则变化。
3.大河里沁河北岸沙丘形成
与上述发生在庐山“桑落洲”的河流侵蚀现象完全吻合的地质故事在我的家乡大河里也重新出现了。这就是位于西窑头到马村之间的沙丘(图4),就正常的地质环境而言,我的家乡不应该有沙丘出现,但这里还是分布了一定规模的沙地,当地人称为“滩地”,其形成原因就与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现象有关。从图上我们不难看出,沁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大转弯,沙丘位于沁河的凸岸,为沁河侵蚀凹岸,在凸岸堆积形成。
大河里沁河北岸沙丘
4.牛王滩的形成
“大河里”第二个与地质作用关系密切的地方就是位于沁河峡谷里的牛王滩,牛王滩是沁河在太行山区内的最后一道峡谷河湾,过了牛王滩就是五龙头,从五龙头开始,沁河进入平原。
牛王滩是一个方圆不足两公里的河滩,四周都是高峻的太行山,这里风景非常优美,传说是埋葬龙的地方。五条龙,面朝东南,尾向西北。龙尾上便是牛王滩。由于这里山脊交错,沁河在这里形成下寺、里河、牛王滩等一系列河曲(图5),在河曲中形成的滩地以牛王滩最为典型,位置最显耀,其周边风景也最美,滩的周边是一片开阔的水域。“湖光山色两相和,潭面无波镜未磨。”是对牛王滩最真实的写照。
大河里牛王滩曲流峡谷
牛王滩是从地质角度诠释成因的最佳地方,也是诠释胡玢《桑落洲》寺的最好地方之一,沁河对凹岸的侵蚀,在牛王滩的堆积现象在不断地发生,河滩的面积在不断地增大。
二、五龙口旅游
(1)五龙口风景区
五龙口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东北15公里处,面积128平方公里,分温泉、盘古、沁河、愁儿沟、白涧沟五大景区,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观68处,是一处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猕猴、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景区现有猕猴21群3800余只,而且是地球纬度最北的猕猴群落。2002年8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4月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景区。景区主要包括盘古、沁河、愁儿沟、阳落山、白涧沟五大景区。景区内建于唐代的香岩寺、北靠香炉峰,五代、宋初至明清,寺院香火旺盛,吸引了众多僧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
(2)五龙口温泉
五龙口温泉深处太行山脚下是我国内陆四大高温温泉之一。7亿年前,经过吕梁运动、燕山运动,使太行山地区形成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形成了太行山的基本轮廓。穿越亿万年,太行山慢慢积累神奇的能量,经过地热、高温、高压,地壳运动,原始海洋生物转化成了有益成分,阳光雨露炼化成了日月精华,地壳深处的矿岩养分慢慢被吸收,转变成了蕴含丰富的温泉,如今被开发成了五龙口温泉度假村。现在的五龙口温泉已经成为济源冬季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这里的温泉出水口温度约88摄氏度,如果用来煮鸡蛋的话,20分钟就可以把鸡蛋煮熟,即便是冬至这样的严寒季节,置身其中也能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3)五龙口猕猴
山不在高,有猴则名; 景不在多,有猴则灵。中国猴山,猕猴王国济源五龙口。千百年来,被称为“猕猴乐园”的五龙口一直活跃着地球最北界的太行猕猴,被国家列为“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经专家反复考察,这里共有19群、2000余只猕猴。
由于这里气候寒冷,山峰陡峭,因此它们生得个大毛长,善于攀缘,行动敏捷,模仿性强,为世界猕猴中进化较快的一种。五龙口猕猴都是双眼皮,短尾巴,毛色光亮,形体俊美,其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海内外游客。
(4)河口水库
该水库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黄河一级支流沁河下游,控制流域面积9223平方公里,占沁河流域面积的68.2%,占黄河小花间无工程控制面积的34%。水库为Ⅱ等大(2)型,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泄洪洞、溢洪道、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
三、结束语
中国的河流很多很多,河流的弯曲比比皆是,发生的河流侵蚀现象随处可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地质作用一直在进行。大河里的这两处地质现象只是一个自然现象的真实写照,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见证更多更有趣的自然奇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