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砖销量蒸蒸日上的时候,新的工厂和生产线不断涌现,原料需求也越来越大,销售陶瓷原料的企业数量也在增长。然而,最近一两年以来,陶瓷行业陷入了低迷,减产、停产的陶企时常出现,陶瓷原料销售也受到了极大影响,有的厂家甚至退出了市场。此次记者采访了几家销售化工原料的企业,探讨一下这些原料最近的市场状况和今年下半年的发展形势。
在瓷砖生产中,加入陶瓷坯体增强剂是提高坯体强度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含瘠性料较多的抛光砖和抛釉砖,其作用尤其明显。而且在优质粘土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使用坯体增强剂更具有现实社会意义。
陶瓷坯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以下简称为“甲基”)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型坯体增强剂,其分子间间距较大,分子链段易于运动,所以对陶瓷泥浆不会增稠,当泥浆喷雾干燥后,其分子链互相交链,形成网络结构,坯体粉料进入网状结构而被粘结在一起,起骨架作用,显著提高了坯体强度。
漯河市红福化工有限公司木质素事业部副总经理张耀介绍到,甲基的效果较好但成本高,许多工厂都是结合木质素一起使用。木质素的价格在1000-1500元之间,按质量等级划分。目前木质素价格是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瓷砖生产减产,市场需求减少,木质素总体销售形势不好。
木质素在08、09年的时候价格最高,生产的厂家也多,一个省就有将近20家,批发价1600-1700元。到了最近两三年开始下跌,很多生产厂家逐渐减产,甚至不再生产木质素,如今全国上规模的厂家只有十几家。张耀认为,按目前的市场形势看,木质素的价格还有下降空间。
某陶瓷化工原料厂采购部经理介绍,烧碱在陶瓷生产中主要用于陶瓷企业的污水处理,是陶瓷减水剂的主要原材料。截止到今年7月1日,全国烧碱总装置产能约为3986万吨,新增产能107万吨,主要在山东和山西,山东为75万吨,山西22万吨,基本上是扩产增加的产能。2016年全年计划投入的新装置产能约187万吨,预计到2016年12月,全国烧碱总装置产能将达到4119万吨。
片碱市场相对坚挺,春节过后片碱库存消化良好,新疆天业、中泰化学长期检修或轮修,导致市场货源供应偏紧,西北片碱企业2月底和5月底两次联合涨价销售,市场炒涨情绪高涨,带动西北99%片碱出厂价6月初报2200-2250元/吨,较年初上涨20%,华东、华南市场亦有跟涨,不过大客户实际成交存在商谈空间。其它区域市场涨跌幅维持在2-5%。
佛山市明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钛白粉的用途广泛,主要分为锐钛型钛白粉和金红石型钛白粉两大类,用于陶瓷行业的是锐钛型钛白粉。用硫酸法工艺生产的锐钛型钛白粉,具有纯度高、杂质少、颗粒细小而均匀、有很强的折射率和较高的消色力等优点,可以使瓷砖获得较好的白度和不透明性,并能提高折光指数,适用于彩色地砖、玻璃砖、瓷餐具、卫生洁具和陶瓷工艺品等的制造,制成的制品色泽鲜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