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首创“农业金属组”概念,致力于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2021-06-24 10:13 来源:新京报 编辑:矿材网

 该成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团队完成,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农业食品化学(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我国专家首次提出“农业<a href=金属组学”概念" inline="0" class="syl-page-img"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 0px; margin: 0px auto 8px; padding: 0px; cursor: zoom-in; display: block; border-radius: 4px; color: rgb(34, 34, 34); font-family: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Helvetica Neue",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农业金属组学与多元素/高灵敏分析技术、元素价态/形态分析技术和元素空间与微区分析技术。中国农科院供图


 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农业领域的环境、动植物、农产品、肥料、饲料乃至病原微生物,据团队专家李雪助理研究员介绍,农业领域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就是类金属砷类金属,,铬,铅等,这些不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国标里面会规定限量值,因为超过人体耐受剂量就会产生明显毒性。但是农业金属组学涵盖所有的(类)金属元素,比如体内必须的铜,铁,硒等元素,是参与动植物体内营养代谢必须的元素,但是对于这类金属,它们超过一定浓度,也会干扰其正常的代谢行为。


“所以在农业领域,需要这样的一系列金属组学相关技术,对重金属的种类、含量、形态等关键特征予以表征。”李雪说。


“农业金属组学”中包含的许多现代分析方法,特别是元素分析相关的技术,可助力探索包含环境、基因、代谢物、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物质中与元素相关的诸多未解之谜。


 据介绍,农业金属组学是研究现代农业科学中金属组与农业生命和介质中基因、蛋白质、代谢物或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和功能性系统研究的交叉学科。其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基于质谱、光谱的多元素和同位素高灵敏分析技术;基于色谱、能谱以及高能射线的元素价态和形态分析技术;基于特殊进样装置的元素空间和微区分布分析技术等。


 李雪介绍,“农业金属组学”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分析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农产品产地溯源、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还将对农业领域元素相关的生命活动、存在演化、富集迁移规律研究,乃至环境保护、植物营养、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发展起到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对于农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风险检测与评估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

上一篇:5.5亿年前,柴达木盆地和华北曾是“邻居”

下一篇:金属回收业快速增长,相关企业注册数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