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煤改气”大限将至,或仅有数家陶企能完成改造任务
2017-05-10 14:16 来源:陶瓷资讯 编辑:矿材网

 河北高邑产区自4月初因环境污染被环保部要求全线停产,至今已近一个月。停产整顿期间,从除尘、脱硫、在线监测,到煤改天然气,高邑县对建陶行业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环保综合治理风暴。

 随后,随着瓷砖供求产生变化,环保整治的后遗症相继爆发,一方面,是治理的高投入给微利的高邑陶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方面则是全面煤改气之后“无气可用”的尴尬;同时虽然部分产品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价格出现了小幅调整,但也缺乏持续上涨的动力。



 高成本之痛

 由于高邑陶瓷企业以往在环保设施上的缺失,注定了此次环保改造的投入会非常巨大。据了解,高邑在此次环保整治中提出了“保产业不保企业”的原则,实行保大压小,对25家建陶企业进行综合整治,淘汰工艺落后的企业;同时提出优化能源的目标,要求企业在5月中旬实现煤改天然气,否则一律不再开工。

 根据高邑给出的各项整治工作的标准和时限显示,在1-2个月的时间,各企业必须对厂容厂貌、污染源、窑炉及清洁能源改造、污染物排放等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完成整治提升的,经验收合格后复工,否则一律不得开工。

 针对当下高邑所面临的环保整治要求,有环保设备供应商算了这么一笔账:从率先实行改造的几家企业来看,高邑陶瓷企业在除尘、脱硫、料仓封闭等环保设备以及天然气改造上的一次性投入至少需要几百万元,而改造天然气之后,高邑陶瓷企业的燃料成本也将面临暴涨,以300×600mm的瓷片为例,改天然气后每片砖成本都要增加0.5元左右。

 近些年在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原料疯涨的挤压之下,北方陶瓷企业本来利润就很微薄,此次为了环保治理投入的设备及增加的燃料成本,对于高邑的陶瓷企业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改气”窘境:管道未通、气量不足

 当前高邑出台的政策显示,高邑陶瓷企业已经被全面禁止使用煤制气,必须要用天然气才被允许生产。但从实际供应来看,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高邑天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仅铺设到了当地少数陶瓷企业厂区,大部分陶瓷企业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并未打通;除此之外,高邑的天然气供应量也并不充足,无法满足所有陶瓷企业的生产,因此目前高邑产区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完成了改造。“这几家企业或将于近期申请环保部门检查验收,到5中旬或许能够复产”。

据透露,高邑地区还未接通天然气改造的陶瓷企业有部分正在考虑使用罐装天然气,但也不排除会有一些企业难以承受巨大的环保投入,短期内很难恢复生产。

 另外,由于赞皇陶瓷园区没有通天然气管道,暂时改不了天然气,只是在除尘、脱硫、脱硝方面进行改造。

 货源紧张,但涨价乏力

 高邑赞皇几十家企业近一个月的停产整顿,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及周边产区的供求情况。据万隆陶瓷销售人员介绍,“抛光砖比较紧俏,特别是白普拉提、黄普拉提、白聚晶几种花色比较紧张,甚至有些需要排号才能拉货”。

 货源的紧张也进一步拉动了瓷砖价格的上涨,据当地销售人员介绍,近一个月800×800mm的抛光砖上涨了1元/片左右,300×300mm的瓷片上涨了0.5元/片左右。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高邑、赞皇等地陶瓷企业停产了一个月,但并没有出现全面缺货的情况,货源紧张只是个别产品的个别花色,如抛光砖和瓷片。与抛光砖的供不应求相比,抛釉类产品暂未出现供货紧张的局面。

 预测称,由于高邑企业改天然气的投入巨大,不少企业会选择抛售现有产品换取改造资金;另一方面,邢台、沙河等地的企业也没有停产,再加上河南、山西等地企业在正常生产。因此,高邑产区短期内很难出现大面积缺货、全范围涨价的局面。

上一篇:江西矿勘院发现厚度31米铁锰矿层

下一篇:矿材网与中材广东总队携手合作,矿老板开矿卖矿不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