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矿局构建“大地质、大服务、大作为”新格局
2021-03-12 09:00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编辑:矿材网

 “十三五”期间,广西地矿局以构建“大地质、大服务、大作为”地质工作新格局为抓手,推动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更强、大地质拓展的领域更宽、地勘经济增长速度更稳、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更优,忠实履行地质人为国找矿、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贡献地质人的智慧和力量。

 5年来,该局以保障自治区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对铝、锰、锡、铅锌等国家紧缺、广西优势矿产勘查,新发现大型矿产地16处、中型矿产地18处;地质找矿成果潜在经济价值超过4000亿元,为全区铝、碳酸、冶金等千亿元产业资源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保障。5年来,该局精准服务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承担一批大地质项目。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找水打井项目、广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地质灾害详查、沉积型铝土矿调查、碳酸钙调查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项目总投入近20亿元。该局各年度的总收入分别为30.31亿元、33.53亿元、37.55亿元、43.21亿元、45.03亿元,实现了总收入年均增长6.07%,经营收入年均增长6.11%。

 同时,该局服务向海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共实施海洋地质调查25项,大致查明主要河流入海口海洋近岸、重要海洋经济建设区地质资源环境特征;完成大风江口雷公沙、三墩海域、企沙东等矿区海砂详查,提交回填用海砂资源量6422.2万立方米,为海洋经济强区建设提供了基础地质支撑;实施铀矿勘查项目38个,新探获一批铀矿资源储量。

 在对外合作方面,该局成功承办4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累计洽谈项目超过200个;承担的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项目顺利移交柬方。

 5年来,广西地矿局在成矿理论、成矿规律与预测、地质技术应用示范研究和地质科技信息化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成果丰硕,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奖18项、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2项、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铜奖2项,获得发明(实用)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2项。其中,桂西铝土矿地质与勘查项目荣获2016年度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为自治区“14+10”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可靠的能源资源保障。

 “十四五”期间,广西地矿局将突出找矿突破、“大地质”服务、海洋地质调查、核地质勘查和地矿工作“走出去”五大行动,实施推进战略性矿产勘查、清洁能源勘查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防治、重大工程综合地质调查、海洋资源环境综合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中国—东盟矿业产业园建设、东盟地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等9大示范项目,力争实现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25处、经营收入年均增长6.5%以上、地勘队伍和谐稳定等三大目标。

 广西地矿局局长唐善茂表示,2021年该局将从“全力支撑全区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同时拓展服务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积极寻找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秉持“早干事、快干事、早见效”的原则,为广西地矿“十四五”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上一篇:江西省地质局、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正式揭牌

下一篇:湖南地质集团预期3月底完成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