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演化历史
这是一个真实、漫长、仍未终止的历史过程。生命史不仅是生物的进化历史,实际上它也是地球的演化史,是整个自然界(生物与非生物部分)发展的历史。地球的诞生,已有45-46亿年,而地球生命和地球上最老的岩石一样古老,即在太古宙得早期(35-38亿年前),细胞形式的生命就已经出现了。但我们今天仅对它近6亿年来的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地球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和事件,主要是靠当时形成的岩层和岩层中所含的古生物化石记录下来的。对于生命而言,地球上的生命虽然早在三十几亿年前就已出现,但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主要是些低等的菌藻植物,加上早期的地层都经历无数次的地壳运动,岩石都发生了强烈的变质,它们留下的化石,更是破坏的厉害,说明的情况不多,这就使地球早期这段历史更加不易了解。
纵观地球生命的整个历史,从生命起源至人类文明,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前生命的化学进化阶段
澳大利亚、南非太古宙的化石证据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球生命和地球上最老的岩石一样古老,即在太古宙早期(35-38亿年前),细胞形式的生命就已经出现了。如果前生命的化学进化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那么这只能发生在38亿年前-40亿年前。原因:地质学家——地壳大约自40亿年前逐渐形成。
2、生物学进化阶段
地球上最早的细胞生命的诞生——即具有与外界分隔的生物膜,同时又有内部膜分隔的、有形态学特征的、有个性的生命的最初出现,标志着前生命的化学进化的完成和生物学进化的开始。从最早的细胞生命出现开始的生物学进化,经历了:太古宙(38亿年前-25亿年前)、元古宙(25亿年前-6亿年前)、显生宙(6亿年前至今)3大地质时代,历时38亿年之久。
3、文化进化与生物学进化并行和相互制约阶段
在显生宙末的最近的几千年,地球上的人类进入文明阶段,从此,生物圈的进化愈来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控制,人类文化与生物的进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就是生命史最后一个阶段的特征。
二、生命进化树
进化树在生物学中,用来表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生物分类学家和进化论者根据各类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生物安置在有分枝的树状的图表上,简明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在进化树上每个叶子节点代表一个物种,如果每一条边都被赋予一个适当的权值,那么两个叶子结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就可以表示相应的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异程度。从进化树中还可看出:生物进化有一个规律,都是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
三、五次生物大灭绝
生物大灭绝(Biological extinction)又叫生物绝种,是指生物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存留下来。在集群灭绝过程中,往往是整个分类单元中的所有物种,无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劫难,而且还经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却总有其它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但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而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像动物那样显著。
据《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警告称,动物的灭亡和减少正是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前奏。从1500年开始,超过320个陆栖脊椎动物物种接连灭绝。剩余物种也表现出了平均25%的衰退,这种现状在无脊椎动物中也极其相似。虽然之前的大灭绝是由地球的自然变化或者灾难性的小行星撞击导致的,但是如今生物的灭绝与人类行为非常相关。这种现状被研究的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Rodolfo Dirzo命名为“人类失去共栖物”时代。
下一期,让我们走进地球历史,去探究了解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