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通过更好地管理我国稀土行业全产业链,以达到进一步保护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目的,我国相关部门在1月15日发布了《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这项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工序的分工和管理制度,对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该条例发布后,稀土行业相关股票的股价在近期出现大幅上涨,紧接着伴随而来的则是明显抬高的稀土价格,这为美国等稀土进口国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中国加强对稀土的管理控制
美国作为科技领域的巨头,对高精尖产业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稀土具有非常高的需求,这使得美国不得不依赖于当前占据全球稀土市场近90%份额的中国。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稀土产量达到13.2万吨,占全球稀土总量的63%。在这一年里,美国向中国进口的稀土占其稀土进口总量的80%。由此可见,中国是美国至关重要的稀土供应国。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中国在稀土领域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都备受美国的关注。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对稀土采取相关行动,在此之前,中国还出台了涉及稀土的《出口管制政策》。该政策的目的一来是为了改善当前国内稀土被过度开采的情况,二来是为了适当抬高国际稀土市场的价格,三来是为了进一步正确管理资源出口。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政策的生效时间是2020年12月1日,而在那之前中国已经使稀土价格呈现上涨。
美国另寻“自救”之法
随着中国在稀土产出方面的管理措施愈发严格,美国政府也越来越担心中国的行动很可能会影响到美国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此,美国政府不得不思考起应对之法。据有关媒体1月22日报道,美国现任总统拜登表示,将在锂、铜、稀土、镍和其他战略金属方面加大生产力度,从而打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供应链。报道指出,为了推动该国电动汽车、太阳能和其他符合环保计划的产品以及当地矿业的发展,美国政府计划投入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万亿元)资金。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稀土出口量仅有35448吨,同比下降了23%。依照数据即可明确看出,目前中国稀土出口量已经大规模减少。为了避免中国稀土出口量的减少给美国相关产业带来严重影响,近些年来美国已经有意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此前,美国已经转向与澳大利亚等国的供应商合作展开稀土加工厂建设项目,不过没能取得多少收益。因此,现阶段美国政府的再次“出手”,也是为了寻找更有效的“自救”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