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材网讯】4月10日,主题为“矿产资源形势与发展矿业对策”的科技论坛在京举行,来自政府管理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代表各抒己见,掀起一场科技与行业发展的头脑风暴,其中,中国矿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朱训作为特邀嘉宾,作了题为《新形势下矿业改革探索》的大会主题报告,并提出矿业体制改革意见:
矿业体制改革怎么改?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矿业体制改革的路子该如何走?对此,朱训在作大会主题报告时提出矿业体制改革4点建议。
一是矿业应确认为独立产业。联合国制订的产业分类《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O-4.01版》中,农业和矿业(包括探矿和采矿)均属基础产业。世界矿业大国和矿产消费大国大都把矿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未将矿业作为独立产业,而是与工业混在一起。受制于可供开发矿产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矿业布局惟一性;工业原料可以到市场购买,但矿业原料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矿业劳动环境艰苦;矿业处于生产链的最前端,矿业产业的先行性。鉴于矿业与一般工业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矿业应从工业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二是矿业应定位为第一产业。矿业是为工业提供粮食和血液(石油),没有矿业工业成无米之炊。矿业定为第一产业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世界矿业大国和消费大国大都把矿业作为第一产业,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未将矿业视为第一产业。200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将属于矿业在后一阶段工作的采矿业划分为第二产业,将属于矿业第一阶段工作的矿产勘查与科学研究业、技术服务业列入第三产业。目前,我国对矿业的划分法扭曲了矿业产业的性质,将同属于矿业产业的两个阶段人为地划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产业,显然是不合适的。
三是国家应由一个部门统管矿业。由于目前管理体制,我国矿业依然是多头管理,没有一个统一部门管理矿业,对矿业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和管理。世界大多数矿业大国都由一个部门管理矿业,我国也应由一个部门统管矿业,有利于将矿业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有利于制定矿业统一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有利于制定统一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和行业行为准则,有利于协调不同行业间的矛盾,有利于解决行业内遇到的共同问题,有利于矿业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利于矿业发展。
四是国家设立“矿工日”。矿工是我国产业大军的重要成员,劳动量大,条件艰苦,在我国革命史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考虑把每年的2月17日定为“矿工日”,就是这一天即1950 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为留学生题写了“开发矿业”,这个题词几十年来一直激励着千万矿业职工为开发矿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论坛上,彭齐鸣也强调,发展做强我国矿业,关键是创新引领的产业结构升级。一是面对供给侧结构改革,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研发和技术水平,持续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源泉,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矿业也只能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才能持续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硬约束,要绿色发展,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利用、矿区和谐的发展道路。三是面对国际资源新秩序,要打造新型资源开发利用关系。“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为矿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矿联受国家发改委委托正在建立的矿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将为矿业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