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2019,行业江湖风云变幻,企业间明争暗斗,老板间暗度陈仓,操盘手危机四伏,员工如履薄冰,媒体争做头条。一轮嘈杂的声音过后,静下心来,谁在“裸泳”?结果不会和你演戏。
2019年市场尤其下半年明显感到萧条,上游厂家大部分还是传统的“2B”生意,个别有品牌拉力和工程资源以及愿意欠款的企业有两位数增长;有的厂家管理老化,思维僵化,反应迟钝,不善待客户及员工,业绩“断崖式下滑”;其他的还是老套路,不断开发经销网点和把货压迫到经销商仓库,更有甚者武断地撤换经销商和分解经销商现有“底盘”达到增量目的。
2019年——
终端市场,打着“互联网家装、整装”的家装公司跑路,当地的寡头装饰公司欠款严重,入驻门槛太高,返利及维护运营费用庞大;
工程工装市场竞争一片红海,能和头部房地产合作的都是大公司大品牌和愿意欠款的厂家,风险及应收账款极大;
终端门店租金费用居高不下,零售生意不断萎缩;
分销由于价格的透明这种层层加价的模式逐步消亡;
联盟团购活动因第三方造假和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走向没落;
天猫京东等线上销售不再狂热,留有部分没有做过线上的“品牌”在自娱自乐,结果冷暖自知;
大部分企业出口业绩由于中美贸易战出现断崖式下滑;
头部品牌市场网络下沉、县镇市场成为必争之地,常规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规模性企业品牌的服务及对经销商支持力度加大;
厂家环保及智能化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税费改革及用工和管理成本持续增加,不做品牌的厂家生存压力难上加难,上下游在不断的解构重构;
岩板类产品炒作大于市场实际;
这些是2019年陶瓷人经历的不利消息。
但是,几家欢喜几家愁。2019年好的企业和差异化品牌还是保持了高速增长,这些归结于企业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与时俱进,归结于企业的灵活多变和稳健发展,归结于企业对客户对员工对产品的宽厚和“工匠精神”。
2020
很多人预测,2020年行业形势和2019年比,只会差不会好。虽然现实有点悲观,但笔者认为增量市场还是存在:
1、连锁工程和工装市场、农村自建房的机会持续不断,经销商手上的自由单体工程量会很多,只要厂家产品服务和资金支持,销售额会有井喷的叠加;
2、整装、装配式建筑成为趋势,厂家应该重视产品的研发和服务供应链的建设,跨界整合和强强联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3、两极分化严重,大小品牌在上下游的可用资源、市场份额产生严重的分化。大品牌越来越好,小牌子逐步消亡,没有品牌的中间企业最难熬;
4、由于装饰公司和设计师的强势以及被大品牌、关系牌子长期把持,有特色、消费者喜欢的产品难以进入,施工工长将快速的切入消费者用户的决策场景,他们能和用户直接对话,工长俱乐部是众多品牌合作的一种趋势;
5、零售店面顾问式营销将升级为设计带动营销的方式越来越明显,无设计不营销,每一种设计方案就是一种营销方案。社区店,互联网零售店,快闪店也是新零售的一种趋势。
6、二手房市场是市场争夺的蓝海。公开数据表明,二手房装修存量市场占到家庭装修的很大份额。
7、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和品牌的消费对象,营造适合自己发展的差异化产品风格、展示风格、运营模式等,这也是借道超车的一种活法(例如岩板、功能性瓷砖、个性化产品、小众类产品等)。
总之2019年已过去,2020年的曙光就在眼前,是好是坏勿念过去, 是福是祸不惧将来。
作为厂家或者经销商能够重视上面增量的七点同时,做好以下三点,2020也不会差:
1、产品突围
销售的本源都要回归到产品的本身,一个品牌如果没有前瞻性和适合消费者用户喜欢的产品及一流的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一切的营销活动和管理经营都是徒劳。
2、聚焦重点
一个公司尤其一个品牌(集团性公司除外),诱惑很多,应该分清主业和副业,分清重要的和次要的,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以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得不偿失。
3、营造差异
在前进的路上,同质化的东西和大众跟风的模式很多,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做出差异化的自己,让消费者用户有个清晰的记忆,也让自己营造出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品牌和经营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