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老板每年减少一万个!数量锐减不足万人!未来何去何从?
2019-11-12 08:35 来源:矿材网 编辑:矿材网

 不久前,《矿产资源报告2019》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底,全国共有探矿权16643个,勘查面积334.47万平方千米,同比分别下降24.9%、8.9%。采矿权49063个,同比下降14.56%,矿区面积25.81万平方千米, 同比增长0.76%。2018 年,全国新立探矿权354 个,勘查面积19081平方千米;新立采矿权1251个, 矿区面积6151平方千米


2014-2018年中国探矿权、采矿权变化情况

无标题1.png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来采(探)矿权数量连续减少,且呈现幅度越来越大的趋势,但矿区面积却有略微上涨。说明小矿山正在退出舞台,矿产资源正在向大矿山企业手中集中!


矿业权数从2014年8.32万个到2018年4.91万个,中国每年会减少约1万个矿老板(假设一个矿老板只有一个采矿权),按照这种趋势,5年后,矿老板会不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那么,矿业权数量为什么会逐步减少?


一、自然保护区内探、采矿权全部退出

2017年7月17日,原国土资源部发布《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清理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全国位于保护区内的矿业权要逐步退出市场。


据统计,截至2018年3月底,全国已建成274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47.03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4.80%。其中,有3343个矿业权分布在42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在生态优先的新形势下,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产资源开发进行严格的限制,弥补矿产资源开发留下的历史欠账,符合重典治乱的基本理念。按照目前的政策要求,探矿和采矿行为必须全面退出自然保护区已经不可避免。


二、环保要求越来越严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山的理念下,全国各地大力整治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关闭了一大批“小、散、乱”矿山,矿山数量大幅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水平得到提升。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从根本上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粗放、开采工艺技术落后、自然生态环境代价高等突出问题,着力打造规模适宜、绿色发展、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集约高效的大型矿业企业将是必有之路。


三、保护资源,刻不容缓

 受非法开采成本低、利益驱使等影响,全国各地非法开采矿产行为屡禁不止,多地先后出现非法盗采现象,对矿产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而且小型非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简陋、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较低,不具备深加工生产条件,极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减少小矿山数量,集中资源扶持大企业,有利于矿山管理,增加政府税收,避免资源浪费。


那么在资源缺乏、采(探)矿权审批难的大趋势下,矿老板该如何做,才能赢得未来?


策略一:抓紧拿矿权  建设绿色矿山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矿业行业绿色发展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开启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新时代。粗放的、对环境不友好的矿山开采形势将逐渐被淘汰,矿山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环保化的发展模式,这不仅是环境对企业的隐性要求,更是企业想要做强做大的必要条件。


2018年,河南、山东、江西、重庆等 13 个省(区、 市)研制和发布了地方标准,浙江、青海、陕西、新疆等 9 省(区、市)量化评估指标并制定评估办法,绿色矿山建设逐步由行政要求向标准引领转变。在激励政策方面, 广东安排3000万财政资金,用于奖励已建成的绿色矿山;江苏在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安徽铜陵对完成创建任务的矿山给予资金奖励。在约束政策方面,青海、江西、重庆将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纳入采矿权出让合同管理,不按要求建设将追究违约责任。


矿山和加工厂负责人抓紧步伐建设绿色矿山,规范开采,绿色运输,绿色加工,全产业链符合标准,成为当地乃至省级国家级示范矿山或示范加工厂,赢得矿山和加工厂所在地村民的支持,赢得政府的支持,为当下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又何愁未来无矿可采?


策略二:重视技术提效益 扩大规模升产业


中国非金属矿基本处于破碎磨矿粗加工阶段,大部分谈不上技术,与未来国家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发展方向差距非常大。矿老板要重视技术,把现有产品朝超纯、超白、超细、复合、改性等方向提升,提高产品附加值。


未来小打小闹没有规模矿山和加工厂都要关停,因为没有规模就意味着没有资金去提升技术,没有资金做环保,也向政府交不了多少税,但安全管理难度大,问题还多,对政府来讲,没有保留中小矿山和加工厂存在的价值。


策略三:布局海外得趁早 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国矿业总体上大而不强,但在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做大不应是我国矿业和矿山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应在做大的基础上做优做强,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大企业,才能在全球矿业舞台长袖善舞。面临新的一轮发展,矿业企业大致有两种选择:一是立足现状,通过探矿增储和技改扩建,努力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二是采取进取型策略,主动投身国内外矿业市场,争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矿产品是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中国需要一批优秀大型-超大型跨国矿业公司,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保障。中国矿企大胆地走出去,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生存问题,也是国家的需要。


上一篇:水泥行业仍需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不合格海砂泛滥 买到“海砂楼”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