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热门新闻
  • >
  • 环保
  • >
  • 7000块买一车煤烧3年,烧气只够一年!农村煤改气比城里还贵……
7000块买一车煤烧3年,烧气只够一年!农村煤改气比城里还贵……
2019-02-22 10:16 来源:瞭望智库 编辑:矿材网

“可真是够贵的”“舍不得烧”,这是记者近日在北京周边走访改气问题时,听到村民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农村煤改气作为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环保工程,本意是给农民送去清洁和温暖,可“温暖”背后却是沉重的经济包袱。


根据相关政策,自2012年至2013年采暖季开始,北京市财政对天然气自采暖用户每个采暖季用气820立方米以内的气量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0.38元/立方米。2018年7月北京市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上调0.35元/立方米后,补贴标准也相应上调0.35元,达到0.73元。


此外,针对农村煤改气地区,北京市各区县也都会根据情况另外制定补助政策。但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用气太贵”仍是农村煤改气后村民的第一感受,有的农村地区天然气采暖费用甚至比周边城市还高。


文 | 武晓娟 李玲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报》旗下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原文首发于2019年2月18日,原标题为《农村煤改气,村民真心用不起!》,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timg (1).jpg

1

“不怕烧钱就暖和”




“方便倒是方便,开关一开就不用管了,冷了自己也可以提前烧,家里有小孙子,温度调高点,屋里很暖和的。但90平米的房子一天要走十几个字,一年至少得4000多块钱,实在是贵。”家住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东辛房村华怡家园的郑阿姨告诉记者。


华怡家园由四栋连体楼房组成,与城市小区无异,用气费用虽高,但尚能保证较好的舒适度,住在农村平房的村民就没这么幸运了。


“一冬天4个月估计得1万块钱左右!花这么多钱不说,有的屋子还不热乎!”在北京市大兴区大生庄村,一位关姓阿姨带记者走进她孩子的卧室,她指着墙角的电暖器说,“孩子晚上睡觉还得开这个。”她又带记者进入自己卧室,掀开床垫说:“瞧,我和老伴儿晚上必须开着电热毯。”


关阿姨老伴还打开控制各屋暖气阀门的柜子给记者看:“这么多阀门,我们不知道哪个控制哪个屋,不敢乱动。”


关阿姨家隔壁70多岁的李奶奶家燃气费更是高昂。李奶奶说:“我们不会操作,家里有人没人都烧着气。我们把一阶梯的气买完都不够,又买二阶梯的,去年冬天就花了1万多块钱。”


在距离大生庄村约40公里的大兴区采育镇,村民们也对记者谈起了煤改气以来的感受。


“现在屋里确实干净,也省事。以前烧煤可不成,一天得背好多筐煤,还得穿个大褂掏炉灰,弄不好火炉子就灭了。”采育镇大黑垡村的张大爷告诉记者。在记者问到是否暖和时,张大爷直言:“不怕烧钱就暖和!”


“我家一共7间房,我估算过,要想烧暖和了,进屋来棉袄一脱,一天得100块钱。”张大爷指着自己身上的黑色棉服边比划边告诉记者,“要是在屋里还穿着这棉服,一天也要六七十块钱,平均一年下来差不多要7000来块钱。”


“村里很多家都舍不得烧。白天暖和就把壁挂炉温度调低点,我调55度,晚上再调高点,调60度,不能再高了,要不花钱太多。我们村有一户家里只有一间屋开暖气,一天烧不到10块钱。但天冷的时候,他们屋里和外边没多大区别。”张大爷边摇头边感慨,“这家伙儿真烧钱!烧不起!”


在大黑垡村临近的北辛店村,当地村民也纷纷对记者讲起了精打细算的“取暖经”。以60多岁的吴阿姨家为例:“我家有5间房,去年一个采暖季花了5000块钱。早上出门就把温度调低,保证管道不冻。晚上睡觉再把温度调高点。”


2

“以前拉一车煤能烧三年,同样的钱,现在烧气一年就没了”




“去年一方气2.28元,今年涨到了2.63元!”问及燃气价格,几乎所有受访村民都能准确回答。


根据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通知》,北京市天然气居民门站价格和非居民门站价格实现并轨。北京市发改委规定自2018年7月10日起,居民用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35元,第一阶梯由2.28元上调至2.63元,第二阶梯由2.5元上调到2.85元。虽然补贴也相应提高了0.35元,但补贴气量最高仍维持在820立方米,而居民采暖季用气量远不止于此,这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煤改气用户的用气成本。


“我家以前拉一车煤能烧3年,同样的钱,现在烧气一年就没了,六七千块钱呢。”在大黑垡村,一位村民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北辛店村的吴阿姨也说:“我更愿意烧煤,便宜、暖和。”大黑垡村的张大爷也谈到了煤和气的“性价比”:“一冬天烧5吨煤也用不到烧气一半的钱,屋里还很暖和。烧气就不行了,舍不得烧那么热。”


另外,据上述村民介绍,首次安装的燃气壁挂炉全部免费,村民未付任何费用,但用气补贴却不尽相同:华怡家园郑阿姨家没有任何补贴;大黑垡村张大爷家一个采暖季补贴1000元;大生庄村关阿姨家补贴137方气;北辛店村吴阿姨家最高补贴128方气,去年另有1000元补贴……


针对华怡家园没有补贴的情况,记者来到龙泉镇镇政府,多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我们镇好像没有煤改气的村庄”或“不了解情况”。


有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被列入国家项目库的煤改气村庄才有可能获得补贴。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即便有补贴,对于有的农户来讲,高昂的采暖费仍是一项沉重负担。例如,上述大生庄村关阿姨就表示承担取暖费很困难:“我除了每月两三百元的养老和村里大队每年给1万多元的分红外,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来源。我的养老金全用来买燃气还不够。”


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农村煤改气后,若想保持原来的舒适度,所需费用大概是烧煤的2—3倍。


3

“用气总花费比城里还高”




“农民收入相对较低,但用气总花费比城里还高。”多位村民给记者算了他们的经济账。


在陕西省燃气设计院原院长郭宗华看来,农村住房面积大,独家独户,到处漏风。城市楼房燃气壁挂炉调40多度就很暖和,到农村调60多度可能都不行。要使屋内保持在一定温度,采暖消耗的气量自然就大。“还有些不会操作的,不管屋里有没有人,都一直开着,这能不烧钱吗?农民肯定觉得贵、用不起。”


多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农村房屋保温性差是能耗大的重要原因,房屋设计和保温性都应改造。


“我家地暖管道在地下盘来盘去,打上一层洋灰,估计有20多厘米厚,上面再盖一层厚厚的水泥,热根本传不上来。如果重新改造,又得1万多块钱,谁出得起?”大生庄村关阿姨告诉记者。而大黑垡村张大爷说:“我今年冬天给家里又安了一层窗户,现在是双层的。重新做了保温后,稍微好些。”


对此,北京市燃气集团研究院动态与政策分析研究部副部长张雄君认为:“农村由于房屋结构问题,建筑节能做得不好,在本身气价高的情况下叠加高能耗,取暖费用自然下不去。另外,这么贵的气就这么烧,不光是一种资金浪费,更是一种资源浪费。”

timg.jpg


张雄君同时指出,“现在国家已经调整政策,不再‘一刀切’。针对已经改气的没法改回去、收入也固定的现状,对房屋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措施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但这又会面临对用户居住习惯意识培养的问题。农村用户如何使用上‘好用不贵’的资源,确实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和努力。”


4

“政府应该持续给予适当补助”




此外,郭宗华指出:“天然气补贴太少,没有太大作用。”另据介绍,目前各地农村煤改气的补贴均暂定为3年。那3年之后补贴会否取消?多位政府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农村煤改气至今还没到3年,所以并未考虑过此问题。


事实上,农村煤改气不仅用户费用高,企业也是在做“赔钱的买卖”。张雄君直言:“北京管道能铺设到的地方使用的是管道气,管道去不了的地方就需要一些液化天然气点供站。给一个村庄供气,建点供站投资很大,而用气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户,不管用户多少,都得建那么多设施在那搁着,边际成本很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聂辉华认为,这一轮煤改气主要是高压行政驱动,导致了供需不均衡的结果:“上级将其作为政治要求或者政绩工程,下级完成任务有很大压力,急于求成,在推进节奏上难免仓促。这必然导致燃气供给跟不上、燃气改造公司能力和资质跟不上、老百姓观念和使用技能跟不上、相关财政补助和资金来源跟不上等问题。”


问题怎么解决?聂辉华表示:“一方面,对这项惠民工程,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持续给予适当补助;另一方面,可尝试推动环境保护跨区转移支付机制,周边受益地区,尤其是比较富裕的受益地区,应有责任、有担当地对农户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并将这种补偿机制常态化、制度化。此外,应引入市场机制,例如地方政府和一些农业科技企业对接,让企业收购当地的秸秆,‘变废为宝’,推动生物质清洁供暖,而不必局限于煤改气。这样既可保护环境,又能给农户带来收入,减轻采暖成本压力。”


5

煤改气要让百姓用得舒心




受制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取暖以燃煤为主,清洁能源占比较低。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冬季散煤取暖排放大量烟尘,不仅加重了雾霾天气,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农村煤改气正是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惠民工程,意在为老百姓送去清洁和温暖。


为了让农村地区用上清洁能源,政府及燃气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铺管道、建设液化天然气点供站,在煤改气工作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另外,为了保证气源供应,相关方面竭尽所能,在供暖季天然气紧缺的情况下更是“压非保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老百姓能够温暖过冬。


“干净多了”“方便多了”......简单几句话里透露出煤改气给老百姓生活上带来的切实改变,再也不用“一天背进好几筐煤,还得定时掏炉灰”了。


不过,作为一种“高阶”能源,天然气的使用成本自是比煤炭高。为了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政策扶持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壁挂炉免费进家,用气另给补贴。但“太贵”“用不起”仍是老百姓对煤改气最大的直接感受,甚至有百姓表示并不乐意用天然气。


政府下了大力气,老百姓却“有意见”“不领情”,村煤改气似乎陷入了“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首先,农村地区的房屋面积大且较为分散,保持相同室内温度需要耗费的天然气本就比城市多,加之房屋保温效果差导致热量利用率低,进一步加大了农村采暖的能源消耗量。这头天然气呼呼地烧,那头热量悄无声息地往屋外散,要想维持一定的舒适度,只能把温度往高了调。更有不懂操作的老人,屋里没人也哗哗走字儿,一年甚至能烧出上万元燃气费。这不仅是对老百姓资金的一种浪费,更是对宝贵资源的一种浪费。在当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的局面下,这种情况亟待引起各方重视。


相比之下,老百姓有限的收入来源就显得捉襟见肘。天然气采暖费用普遍为燃煤的2—3倍,部分农村地区采暖费用甚至比周边城市还高,老百姓自然是不乐意。虽然目前各地针对农村煤改气都有相关补贴政策,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有的村民为了节省燃气费,电暖气、电热毯齐上阵,这种场景让煤改气有点尴尬,严重背离了煤改气的初衷。


农村煤改气本是一项惠民工程,给老百姓带来了清洁和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重的经济负担。抛开了经济性,即使再好用,于老百姓来说意义也大打折扣。如何让老百姓用上干净而又实惠的天然气资源,是各相关方目前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农村的房屋结构不合理、保温性能差、百姓收入来源有限,这些都是当前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否可以考虑针对农村地区的建筑特点,对房屋和热力管道进行重新设计或改造,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气价上,是否可以根据农民的收入水平在气价上给予更多优惠......


当前,我国农村煤改气工作已取得较大成效,未来将继续助力我国“加快实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战略任务的实施,而“惠”字能否及时落地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延伸阅读


农村煤改气安全问题开始浮现


“自从煤改气后,家里暖和多了,也省事儿了!但是我们村儿有几家的地暖漏水了,又得把地刨开翻修,好麻烦。”近日,在北京大兴区大生庄村,一位年过七旬的李爷爷对记者谈起了煤改气一年多来的感受。


漏水尚可翻修,人身安全事故损失却难以弥补。以河北省邢台市开发区东汪镇赵麻村板材园区为例,2017年3月3日,一台煤改气供蒸汽锅炉爆炸,造成5人死亡,10多人受伤。管道燃气本身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一旦泄漏引起爆炸,后果相当严重。统计数据显示,仅2018年12月份,我国就发生了58起燃气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44人受伤。

随着煤改气工程不断推进,天然气管道同步快速铺设、延伸。根据河北省环保厅数据,截至2018年10月28日,仅河北省煤改气工程就已完成安装工程136.5万户,实际通过验收通气的已达121.8万户。

在减少大气污染、增加生活便利、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煤改气工程的安全隐患是否已得到有效预防和排除?尤其是在安全知识相对匮乏、管理制度相对落后的农村,这些问题是否得到了足够重视?近日,记者在走访调研多个煤改气村庄、工程项目承包企业以及相关设计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后发现,农村煤改气带来了温暖,却也埋存着不少安全隐患。


文 | 武晓娟  中国能源报记者  李玲 实习记者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原文首发于2019年1月21日,原标题为《人为“埋雷”,农村煤改气安全问题开始浮现》,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有的老年人连开关都不敢碰,灭火器也不会用,有问题只能去找村干部




大生庄村于2017年在旧村改造的同时,完成了煤改气工程,家家户户接入天然气,用于日常炊事和冬季壁挂炉取暖。记者走进村子,看到道路两旁的房屋外墙上,沿墙敷设的白色燃气钢管整齐排列,经过外挂燃气表箱后“拐”进各家房屋院内。

“当时安装天然气管线时,给我们讲过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但我们年纪大了,记不住。平时也不敢随便动开关,出远门也不敢关,怕暖气管道冻了,家里没人也‘哗哗’走字儿啊。”记者走进李爷爷家,李爷爷指着壁挂炉对记者说。

厨房内的燃气管道有两个开关,分别控制着灶具和壁挂炉的用气,因为老人家不敢碰,所以即便在夏天,壁挂炉的开关也从未关过。“才开始用时,壁挂炉怎么加水、燃气表怎么充钱我们也不知道,都是让村里的年轻人帮忙,现在慢慢会用了。”李爷爷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农村留守老人居多,是农村煤改气用户的“主力军”。但他们开始接触这些“新鲜事物”时,不仅缺乏基本的操作知识,对燃气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意识、安全隐患的警觉性也较低。

大生庄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村里刚刚接入燃气,很多东西尚未建立健全,很多老人也不明白。”

据李爷爷介绍,自2017年接入天然气后,家里的设备、管线从未检修过。“一般都是有问题了才找人来修,我们先向村干部反映,他们再联系维修人员过来。有时来得快,有时来得慢。上次闻着下水道好像有燃气味儿,燃气公司的人约莫半个钟头后过来拿仪器测了测。”当记者问及泄漏后的应急措施时,他表示并不了解,“只能找村干部”。记者还注意到,他家院里摆放着两个干粉灭火器,是煤改气的“标配”,但他们说并不知如何使用。

“我们很希望村里可以配个懂这些的人员,有个故障、漏气啥的,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李爷爷对记者说。

2

有的用户随意改造引发安全隐患,有的施工队伍不按规范施工,出现问题也不愿返工





记者又来到村头另一户张姓村民家,他和儿子、儿媳同住一个院子。他直接从儿子屋壁挂炉的出水管上拉出一条热水管线到自己的卧室取暖。在该村民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改造后的热水管线与燃气管线同为银白色,且几乎紧挨着。

陕西省燃气设计院原院长郭宗华告诉记者:“热水管道相当于热源,和燃气管道距离过近,会引发安全隐患,并且不同介质的管道外壁应按规范要求的不同颜色区分,以防误操作。居民缺乏专业知识,随意对管道进行改造,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除了用户侧造成的安全隐患,部分施工方也在“埋雷”。

“我之前去一个省的施工现场看过,很多管道根本就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走,连基本的横平竖直都做不到,更别提管材的质量、壁厚、埋深,这都会影响到未来的安全和使用。”一位燃气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这位负责人指出:“煤改气之前,城镇燃气管道入户均由当地燃气运营企业派专人进行施工,但随着煤改气工程推进,成片的农村煤改气项目施工需求较大,因此冒出了很多临时组建的施工队伍。这些队伍并不专业,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所以在管道施工方面会存在安全隐患。”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除了管道外挂易被腐蚀外,有些农村地区的埋地管道并未像城市燃气管道那样加装阴极保护等防腐蚀的措施,这样长期遭受杂散电流腐蚀,且地下泄漏不易发现,也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有资质的燃气企业追求大面积开发市场,承包后又没有能力完成,就层层分包出去,有时同时开工的村有上百个,涉及不同的施工单位,并不好管理。”中国电建西北院燃气设计岗位的冉龙飞曾参与过农村煤改气工程的设计工作,他指出,“大部分政府对施工进度、时间节点有要求,一般到采暖季前要完成。部分施工队为赶进度,怕耽误工期、多付返工费等,对二次返工很不情愿。”


3

有人士反映监管“留白空间”大,主管部门缺乏专业人才,很多项目草草验收




“部分农村煤改气工程不仅存在施工点多、面广、作业人员鱼龙混杂的问题,还面临没有针对性规范标准指引、监管缺失的‘尴尬’处境。”上述企业负责人说。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农村地区的燃气设计标准,农村煤改气工程一般是以《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为依据进行设计,但设计图纸更多的是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具体施工时可能会根据现场情况做一些调整,随意性较大。

“由于有的村庄整体功能布局无燃气管道规划,房屋建设不整齐,房屋结构未经设计,且防火等级没有明确界定,所以在煤改气设计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冉龙飞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下,完全参照城镇燃气行业的政策、标准,存在许多弊端。”

“农村燃气使用和城市的差异性非常大,城市常规的安全运维和模式很难适应农村的现状。”上述业内人士以地面标识为例指出,“城市设有地钉来明确地下管线的走向,但目前农村煤改气过程中,地面通常并没有做标识,若村民日后进行维修,挖地时很容易将管线挖断导致漏气,这也是一大安全隐患。”

另据介绍,不同地区煤改气工程的管理部门不同,有的归住建厅燃气办全程负责,有的由地方农委接手,包括前期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由于农村项目涉及范围较广,不可能面面俱到,政府相关部门懂燃气专业知识的也不多,又急于要政绩和业绩,很多时候都是去现场走一圈,有时候有问题也看不出,就草草验收了。”上述企业负责人就他负责的项目直言。

这位企业负责人还表示,农村煤改气工程的监管“留白空间”很大,针对工程质量和运营情况并没有专门的负责部门监管,追责问题更是无从谈起,这方面亟需规范和加强。


4

有专家建议建立施工企业黑名单,搭建统一监管平台,做好不定期督查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专家都认为,农村煤改气工程牵涉到用户、相关监管部门、燃气企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多方群体,推进与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埋下一些安全隐患。但用户方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知识未普及、维护和检修力度不足、设计规范缺失、施工专业性不够、监管乏力等情况应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可以从设施设备本身安全性、科技性等方面多做文章,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比如设备设施变成智能化、远程式的,从农村设施端就可以实时传输数据,进行远程监控。从技术方面而言,这是可行的。”针对如何加强农村煤改气安全,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应从立法方面加强安全保障,例如将企业发展和安全挂钩,承包项目后,必须有一定的安全投入等。

随着行业的发展,针对相关政府部门技术人员逐渐紧缺的状况,冉龙飞建议:“可以考虑在社会上招聘一些专业人士或聘请业内专家,做技术上的把关。”

同时,冉龙飞指出,各个燃气企业在市场开发前期,应注重调研农村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提出有效的建设、供气方式。在规范施工队伍方面,上述业内人士还建议,企业可以建立黑名单,将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队伍踢出合作名单。

“针对农村煤改气,还应建立统一标准和平台来规范工程建设。监管也应从上至下,一级级把控,最终落到各家燃气公司去实际执行和落实。上级部门做到定期监督,不定期到现场督查。”冉龙飞补充指出。

此外,李爷爷还向记者反映了用气成本高的问题:“烧不起,太贵了,去年2.28元一方,现在2.63元,只补137个字,远远不够,一年得烧一万多块钱啊。”有业内人士表示,补贴政策非长久之计,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村民如何使用上实惠的气也是摆在农村煤改气面前的一大难题。对于气价问题,本报记者将进一步关注。


5

煤改气:用户安全最重要



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比例低,特别是部分地区冬季大量使用散烧煤,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迫切需要推进清洁取暖,这事关北方地区广大群众能否温暖过冬, 以及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煤改气便是推进清洁取暖的重要抓手。作为我国一项意义重大的惠民工程、环保工程,农村煤改气政策自推出以来就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28日,仅河北省煤改气工程就已完成户内安装136.5万户,验收通气的达121.8万户。改造进度如此之快,可见政府所下力气之大。然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即使在知识、经济水平较好的城镇地区,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所以在农村推进煤改气,安全工作务必要同步到位。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清洁、安全的温暖。

但现实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的现状发展滞后,留守村中的多为老人小孩,燃气管道进了家,却碰都不敢碰。”燃气泄漏了不知怎么办”“灭火器不知怎么用”“有问题只能找村干部”……这暴露出农村地区燃气安全知识普及的缺失,也导致用户随意改造管道引发安全隐患的事情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除了安全防护知识普及不到位,工程施工本身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在“数字政绩”压力下,农村煤改气虽然推进得风风火火,但项目大刀阔斧地上,施工队伍中难免混入“杂牌军”“临时工”。农村地区本就建筑分散而随意,且地下给水、污水管道错综复杂,施工难度相较城镇大得多。有的施工队伍连管道基本的横平竖直都做不到,施工质量更是无法保证,怎能不让人忧心?

此类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却鲜有人问津。种种隐患背后,监管缺失难辞其咎。政府部门一味追求政绩而忽视工程质量,往往只是“一改了之”。同期开工的村几百个,政府管理人员却极其有限,懂专业知识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就算想管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在项目验收时,现场走一圈即草草了事、“走过场”的情况也不少见。

然而,这些安全隐患似乎并未引起各方的足够重视,社会舆论焦点更多的是落在“煤改气气源是否充足”的问题上。不可否认,政府部门在推进“煤改气”、落实气源保障上下足了功夫,值得肯定,但绝对不能厚此薄彼,工程投运后的安全使用同样不容忽视。

农村煤改气本是民心工程,且不说目前已经完成煤改气的庞大农村用户群体,规划中待改的农村用户仍有成千上万户。煤改气并不仅仅是政绩薄上的一串串数字。老百姓知识水平有限、施工队伍专业性不够、政府人员监管不到位,这些都是目前亟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解决的棘手问题。

当前,“加快实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已成为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煤改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但前提一定是老百姓用得安心。

上一篇:今年陕西省将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1万亩

下一篇:最严《固废法》即将发布,危废行业或迎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