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第三极》·第十二章 “30后”到“90后”
2018-11-30 09:48 来源:中国矿业报 编辑:矿材网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综合研究”这个基础性和前瞻性科学研究项目的设定,无疑是带有战略意义的大手笔。


 青藏高原地质专项凸现的是开放型科研体系,主要在三个层次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应用。其一是战略联盟单位,主要是与地质系统研究院开展基础理论认识创新。其二是特殊攻关专项,主要是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发展超前技术。其三是联合攻关,主要是科研人员与专业化服务队伍对现场生产难题进行攻关。


 “过去,人们常常将科研院所比喻为‘象牙塔’,而在这场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中,高等院校有几十人获得国家和部级大奖,不仅说明了高校不可小觑的专业科研、人才富集等优势和实力,也是对我国高校在青藏高原理论创新和找矿突破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种肯定。”国务院参事张洪涛这样介绍。


 大量怀揣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和科研资源的集聚,成为青藏高原科研创新的“富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一所所先后承担过国家“973”“863”重大专项等重大科研任务的团队,纷纷突破了高校的“围墙”,大踏步闯入青藏高原地质“试验场”。


 在距离太阳最近的地上,人们便看到了一个个伟岸的身影,刘宝珺、马宗晋、孙大中、欧阳自远、李廷栋、殷鸿福、汤中立、郑绵平、赵鹏大、翟裕生、莫宣学、杨文采、郭清海、高山、王成善、郑有业、侯增谦、张克信、李才、王根厚、朱弟成、王国灿、刘文灿……无论是“30后”“40后”还是“50后”“60后”,一批怀有远大理想的“学院派”科技精英不是把研究生、博士生单纯地当成劳动助手,而是带领他们选择最有难度、最有挑战性的地质课题共同攻关创新,终于把一个个科研成果悬挂在世界屋脊之上。


 “打造‘中华牌’青藏高原理论体系,赢得国际地学高地的话语权”,是中国地质大学唱响的口号。


 建校几十年来,基础研究形成了中国地质大学的重点和特色,也在青藏高原理论研究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在西藏的区调项目中,1/3以上的项目负责人是“地大”毕业生;在发表的相关论文中,3/2的作者来自“地大”校友。资料显示,从2005年至今,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方面发表的与青藏高原有关的国内外SCI论文及各类核心刊物的论文就达122篇,获国家级省部级大奖10项,论文作者和获奖项目参与者的队伍涵盖了“30后”到“90后”。


 莫宣学院士这样说过:“西藏极为丰富的地质记录,促使我校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的青藏高原研究群体,分别从古生物、沉积、地球物理、区域地质与构造地质、岩浆岩等不同的角度,对青藏高原地质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


 莫宣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1938年12月生于广西融水的莫宣学,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留校任教。从那时起,他与母校地质大学相伴同行了半个多世纪。莫宣学曾经对记者这样说过:


 “岩浆岩是一部含有丰富深部信息和构造信息的‘天书’,岩浆便是在地球各圈层之间传递物质和能量的使者。别看它们不起眼,却是凝聚了亿万年自然‘密码’的‘信使’,而我们地质工作者就是要破解这些信使身上的‘密码’!”


 “从莫老师身上,我目睹了一代地学大家的渊博学识、开拓创新精神和严谨治学风范,学到了他们开展岩浆作用与成矿研究的独特思维,得到了开展岩石学研究的‘真传’!特别是他对科学的洞察力和对新领域的开拓力,让我享用终生。”负责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青藏高原地质构造及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博士生导师赵志丹这样感慨地说。


 “很多科学家都把西藏研究当成终身事业,我们‘80后’‘90后’肯定会有一批人以他们为榜样。到过西藏的毕业生都是地质科研院所最抢手的,到企业也都是技术骨干。在青藏高原,和天天闷头在北京高楼大厦搞科研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心境和胸怀。我相信,不少人会选择继续从事西藏研究,完成自己的理想。”王根厚的博士生、28岁的梁晓坚定地说。


 荣获201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资助的青年学者朱弟成教授,2000年考取了中国地质科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定向博士,师从潘桂棠教授与莫宣学院士。在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地区,朱弟成对4000万年以前的岩浆岩开展了野外考察和样品采集,利用地球化学数据解释岩浆岩时代、源区和岩石成因,重建青藏高原形成和特提斯演化历史。


 汇聚在中国地质大学大厦下的一代代地质界名家和优秀的青年教师们,年复年,月复月,在探求摸索中共同构成享有较高声誉的学科梯队。


 在西南“三江”,莫宣学以他的研究理论推断,那里具有形成大型斑岩铜矿的远景!果然,在横断山脉取得了普朗特大型斑岩铜矿的重大突破。


 青藏高原大调查战役打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义不容辞地担起地调先锋,成立地质调查研究院,马昌前、周爱国、张克信、郑有业、王国灿、吕新彪、陈能松、李长安、李德威、朱云海等一批老牌地质“尖兵”从各院系抽来挑起了地调“大梁”,一举捧来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地调院积极配合中国地调局“数字填图系统研制组”,在野外先行先试,摸索从野外到室内地质数据的采集、整理、检索和成果表达。以张克信、朱云海为负责人的工作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软硬件的定型、野外测试,为改进和优化数字填图系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并率先在全球完成了首幅“青海省民和县幅数字地质图”。依托该研究项目,其成果“1∶25万民和县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成果一等奖。


 改进优化数字填图系统并率先应用,绘制完成全国首幅“1∶25万数字地质图”,完成52幅1∶5万和10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任务,张克信等主持完成的我国长兴山金钉子剖面分布区大比例的1∶5万煤山镇幅,被评价为我国沉积岩区进行精细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事件地层等多重地层1∶5万填图的典范……这些成绩让这个团队的创新型人才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地调院这根标杆在全国的耸立,则体现着该校的高瞻远瞩与发展眼光,凝聚着师生的心血、汗水、知识和智慧。


 地调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张克信娓娓道来这段历史,仍是心潮滚滚、满怀自豪:


 “上高原这事让人有瘾,比如那次试点填图吧,就像一棵‘科技之树’,以硕果累累来形容绝对不为过。产、学、研高度融合,一批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出了7名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80余篇,11篇进入国际SCI检索系统、23篇进入国际EI检索系统,撰写了3部专著,很多国际专家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上一篇:昨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挂牌成立

下一篇:西藏惊现远古“石器制造场” 热释光测年:四万年前古人类所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