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能可被质疑冻结KCC钴销售意在避税
嘉能可单方面冻结氢氧化钴的销售和出口,被质疑目的是避免缴纳税费。这是刚果金反腐败联盟(LICOCO)和别动我的钴(刚果金媒体俱乐部)的看法。这两个非政府组织刚刚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 内容如下:
很遗憾,但是一点也不吃惊,我们两个组织发现标题为《KCC暂停钴矿销售》 的媒体公告。公告中声称禁售的起因是“KCC生产的氢氧化钴中铀的含量较高,不被许多非洲港口接受”。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在氢氧化钴中发现铀。禁售影响到1472吨钴的销售与出口,迫使嘉能可单方面的投资2500万美元(不知道谁估计出的这个投资额)建造一个离子交换系统,用以抽离氢氧化钴中的铀,以便在2019年第4季度之前恢复钴矿出口。
这一投资的后果就是延迟KCC应当向刚果金政府交纳利润税。
两家非政府组织质疑这一声明的时机真是不赶早,不赶晚,主要原因如下:
11月6日,KCC通过媒体公告的形式突然宣布暂停氢氧化钴的销售,这时候正是矿业公司准备缴纳利润税的时期,这是在与季卡明公司达成协议避免解散后,第一次缴纳利润税。
KCC暂停出售氢氧化钴的时机正是刚果金政府准备发布总理令,根据新矿业法将钴列入“战略性矿物”的时期。KCC一直反对新矿业法的实施。
根据新矿业法的规定,政府向战略性矿物征收的矿业特许权使用费费率将提高到10%。
然而,众所周知,在刚果金矿物出口都要经过原子能总署(CGEA)的放射性检验,原子能总署(CGEA)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员。但KCC暂停出口这件事并非如此,原子能总署尚未启动对KCC相关批次钴产品的检验。
经过原子能总署(CGEA)检测后,如果发现出口的矿物中放射性物质含量较高,CGEA将会向政府提议暂停该批矿物的出口。最后由政府同意暂停矿物的出口。
而KCC暂停出口中,嘉能可没有经政府批准暂停出口氢氧化钴。是KCC公司单方面暂停出口,目的就是为了逃避缴纳税费。
KCC单方面做出的决定也是嘉能可在世界各地发起的给“刚果金手工钴矿”泼脏水造势运动屡试不爽的手段。自从中国企业使其丧失了赞比亚和刚果金非洲铜带钴矿的垄断地位后,嘉能可一向采取这种方式,正如其在2018年4月巴黎OCDE大会前夕的举措。。
通过我们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手工采掘铜钴矿产品不再由嘉能可把持,宣称矿中铀矿超标目的就是造成终端消费者对刚果金政府施压,敦促政府对该国的手工采掘铜钴矿产品采取禁运措施,从而使对铜钴矿赖以生存的卢阿拉巴和上加丹加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真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是嘉能可的惯用伎俩,主要就是制造借口,以逃避缴纳利润税。
大家是否还曾记得2015年,KCC关闭了地下矿井,宣称投资8亿美元进行改造。而这笔投资的来源仍然是云里雾里。
综上,两个非政府组织要求刚果金政府:
立即公布将钴矿列为“战略性矿物”的总理令,执行新的矿业法条例,向KCC征缴矿业特许权使用费。
要求嘉能可向国家支付所有税费,尤其是利润税,因为暂停出口和销售还未获得原子能总署的认证。单方面暂停出口应当被认定为是逃税的手段。
原子能总署和经ISO认证的刚果金的独立矿业实验室对KCC和MUMI矿样进行专业检测,检验结果将在全世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