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季度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2018-10-25 10:36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编辑:矿材网

 全球活动指数出现回落 


2018年第3季度,全球经济仍延续复苏态势,美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弱于美国。国际经济分化、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争端升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风险加大,复杂的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产生多重负面影响,经济与融风险上升。2018年第3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5%,虽然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健态势没有变。2018年第3季度,矿产品价格指数较年初出现一定回调,大宗矿产品中,除油气外,价格整体以下降为主基调。


全球地质勘查活动指数出现明显回落。据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分析,2018年上半年全球地质勘查活动指数均值为89点,与去年上半年相比涨幅达11%。进入三季度以来,全球地质勘查活动指数出现明显回落,7月和8月分别为78点和80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与上半年均值相比,降幅达12%和10%。金属价格指数和全球矿业市值持续回落,8月为114点和13400亿美元,为今年以来的最低值。7月和8月,全球重要钻探公告数量连续两个月下跌。自3月以来,新增资源公告数量持续回落,8月仅为3项,为今年以来的最低值。



1.jpg


图1 全球地质勘查活动指数变动(数据来源: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


初级和中级勘查公司完成融资金额大幅缩减。7月,初级和中级勘查公司的融资数量165项,融资金额3.77亿美元,为今年以来的最低值。8月,初级和中级勘查公司的融资数量143项,融资金额4.6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7月和8月融资数量下跌8%,融资金额下跌36%。


2.jpg


图2  初级和中级勘查公司融资变化(数据来源: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



国内地质勘查经济持续走低 


2018年上半年全国非油气勘查投入74.79亿元,同比减少7.2%,其中:矿产勘查投入37.06亿元,同比减少13%。2018年第3季度地勘市场继续下滑,矿产勘查投资的减少,导致了地质找矿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大量地勘单位广泛开展民生地质工作,部分民生地质领域有过度竞争、利润快速下滑的趋势。


3.jpg

图3  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变化


国内探矿权数量加速下滑。截止2018年8月,全国登记探矿权18778个,同比下降21.6%,其中:1-8月新出让探矿权246个,同比下降56.3%;出让合同金额5.36亿元,同比下降71.2%。矿业市场不景气、生态保护区矿业权的退出,是我国探矿权数量加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4.jpg

图4  我国探矿权总量变化


我国地质灾害发生同比大幅减少。2018年1-8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221起,其中:滑坡1199起、崩塌616起、泥石流303起、地面塌陷91起、地面裂缝7起,地质灾害以小型为主,共造成90人死亡、5人失踪、5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95亿元,同比分别减少62.8%、66.2%和46.9%。1-8月,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84起,避免人员伤亡19187起,避免直接经济损失6.79亿元。


地勘单位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面对地勘经济发展普遍下滑态势,迫切需要地勘单位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努力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通过调研了解到,山西、福建、青海等省地勘队伍通过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转型、推动新型产业快速发展等方式加速地勘产业转型升级,各有特色,有效提升了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高端产业引领支撑。山西省地勘局围绕服务山西省委提出的“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主动调整优化业务布局,服务省综改示范区建设。利用地质大数据技术,构建省综改区潇河现代产业园区三维可视化的地层模型,开展动态数据监测服务,为综改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城市安全应急提供技术保障。开展全省六大盆地重点地区、重要经济区域地热、浅层地温能调查,摸清全省地热等资源家底。推动开展全省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工作,指导景区地质旅游线路规划建设。山西省炭地质局由煤田地质勘探向新能源勘探开发转变,通过编制《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13-2020年),为全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决策依据。福建省地矿局编制《福建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助力福州、厦门、漳州、连城等地申报和建设中国温泉之乡。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创新引领动力强劲。山西省地勘局在吕梁市异地搬迁扶贫工作中,应用无人机快速测绘技术,直接服务当地建档立卡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福建省地矿局建成原国土资源部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通过研发专利、开展防灾新方法、新技术研究,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标准和预警应急服务。福建省煤田地质局注重关键技术攻坚,实施科技兴局战略,先后获得原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优秀成果奖”、“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先进集体”等荣誉。针对地质找矿进入“攻深找盲”阶段,该局提出“四下”找煤理论,建成原国土资源部龙岩煤田勘查科研基地、安溪煤矿野外观测基地,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青海省地勘队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勘查”,首次在柴达木盆地深层发现厚大孔隙卤水钾盐,再造了一个“察尔汗盐湖”。


富硒产业快速崛起,价值链条多维延伸。山西省地勘局完成全省主要盆地经济带1:25万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查明全省5100多平方千米富硒土地。利用这一成果,山西省地勘局以技术指导为抓手,与洪洞、高平、绛县等县市政府搭台,并引入农业开发公司合作,开发富硒小麦、富硒水果、富硒蔬菜等产品,推动了当地的特色农业发展。福建省地矿局通过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圈定了330万亩富硒土地,打造富硒产业开发基地,服务精准脱贫,如助力寿宁县成为全国富硒产业开发示范县,全县23.9%的农业人口从中受益。青海省地矿局在青藏高原北缘发现了大面积富硒土壤和27种富硒农产品,建立了“高原硒都”和精准扶贫的“平安模式”,开创了前景规模达100亿元的富硒产业,并编制了青海省首个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理论和方法技术应用到柴达木盆地地区,为海西享誉全国的“黑枸杞、红果枸杞”等资源再升附加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2018研究前沿》发布 地球科学前沿解读

下一篇: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两个项目通过野外验收,均获优秀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