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督察组(第五组)12月11日正式进驻深圳,随即马不停蹄地开展外业核查和内业审核。12日,国家海洋督察组(第五组)外业核查组兵分三路,前往宝安、前海、大鹏进行外业核查。记者跟随督察组一行前往大鹏,对坝光、较场尾进行实地调查。
海洋督察“神器”现场采集数据信息
据督察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现场外业核查是海洋督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地调查,核实前期督察聚焦的海洋资源环境问题,这是国家海洋督察下沉督察阶段的重要环节。此举旨在与沿海地市一起,“摸清、摸透、摸实”海洋资源环境问题,帮助地方政府边督边改、立行立改,推动健全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提升“管海”“护海”能力水平。
上午9时30分,外业核查组一行来到坝光,坝光片区位于大鹏新区东北部大亚湾畔,三面环山,一面朝海,总占地面积31.9平方公里,未来发展规划为比肩全球的生命科学小城、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基地。记者在现场看到,坝光生物谷仍处在地面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十几辆推土机来回穿梭,整个大工地是忙碌的一片。
国家海洋督察组(第五组)多名督察人员随即展开外业核查工作,几名督察人员与坝光片区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片区土地历史变迁和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开展的工作。另外几名督察技术人员拿着设备前往临海点进行现场监测。在监测中,记者目睹了督察组在外业核查时经常使用的督察“神器”的威力,一个是笔记本电脑大小的电子地图显示器,一个是肩扛便捷式GPS,两名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对坝光片区海岸线进行实地监测,采集数据。据督察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实地调查,可以采集到各种现场数据信息,接下来会对数据进行整理研究,从而对坝光片区用海情况有更清楚的了解。
坝光生物谷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海岸带
20世纪90年代初,坝光地区村民在沿海滩涂围垦形成虾塘进行渔业养殖。自2011年底大鹏新区成立以来,根据《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2013-2020年)》,该区域被确定为深圳国际生物谷核心启动区。
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李云源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生物谷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并加速推进,生物谷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积极推进海洋资源科学利用,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海岸带。比如,坝光生物谷建设阶段采用“土方银行”处理方式,保证渣土不出谷;又如,在基建阶段就按海绵城市标准进行建设、采用“综合管廊”,通过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和开发,一方面保护好海洋环境,另一方面保障项目的进展。
随后,督察组又对赖氏洲岛和较场尾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二期)项目相关情况。大鹏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将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此次督察,积极主动配合,确保督察工作顺利进行、有序开展。新区各部门将切实按照国家督察组的要求,对督察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确保责任到位、整改到位。(记者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