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原因导致煤价“塌方式”下降
2017-11-10 10:44 来源:货大大 编辑:矿材网

 当前贸易商报盘逐步走低,部分货源低价抛售,导致市场价格逐步走弱。11月8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78元/吨,环比下降3元/吨,指数连续五期下跌,累计下降8元/吨。


 供给方面看,山西煤矿基本恢复正常生产,内蒙、陕西部分停产矿井也将陆续恢复生产,供给增加对煤价继续施压。在需求疲软、供给扩张、发改委稳定煤价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动力煤价格继续承压。


 下游需求方面,在需求下降、市场下行的情况下,沿海电厂纷纷保持观望,对市场煤采购压低还盘价格。受沿海地区主要发电企业电煤消费和库存形势发生转变的影响,电煤采购热情随之降温。


 近日六大电力集团沿海电厂库存持续运行于1200万吨以上并不断攀升,11月8日库存量已达到1270万吨左右,刷新了自今年7月14日以来的新高。


 截止11月9日,沿海六大电厂库存合计1269.1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33.2万吨或2.7%,日耗煤量为58.6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9.2万吨或18.6%。存煤可用天数为21.7天,和上周相比,减少3.3天。


 运输方面看,大秦线秋季集中修于10月25日至11月15日展开,每天约检修三小时。目前大秦线检修即将进入尾声,然而大秦线沿线港口库存居高不下,其中秦港库存稳定在700万吨左右。市场先前预期的煤炭供应收紧并未如期出现,供需格局暂以宽松为主。


 对于煤价的持续承压,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期沿海地区六大主要发电企业电煤日耗继续萎缩,库存水平继续增加,主要发电企业电煤采购热情进一步降低,导致环渤海地区现货动力煤交易活跃程度下降,促使该地区现货动力煤价格继续走低。



 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天陕西神府地区煤价大幅跳水,降价幅度最大的主要体现在面煤上,伴随着坑口的销售惨淡与煤矿库存上升,微妙的供需平衡被彻底打破,短时间内,降价潮波及范围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平衡一旦被打破,下游用户立刻进入观望阶段,会坐等煤矿降价。此次降价我们分析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秦皇岛港口库存供应充足。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秦皇岛港口煤炭库存呈稳步回升的态势。截至11月8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虽受大秦线检修影响有所回落,但库存依然处于高位,较去年同期回升270万吨,涨幅达63.16%。1-9月份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发运煤炭5.44亿吨、同比增加7580万吨、同比增长16.2%。9月下旬以来,随着国家发改委的保供应政策显效,铁路总公司、太原铁路局加大调运力度,日均装车高位运行,日均运量稳定在120万吨以上,秦港方面也高效接卸,港口日均卸车稳定在8000车以上,对港口煤炭场存形成了明显的补充。


 港口贸易商抛货情况逐渐增多。近期由于沿海电厂耗煤量持续下滑,库存量明显提升,加之长协煤保供以及对后市预期偏悲观的影响下,整体终端对市场煤采购积极性不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实际交易较为冷清。港口贸易商抛货情况逐渐增多,不乏有一些低价货出现。在市场下行的过程中,终端接货也会带一部分预期来出价,所以整体还盘接货价格压得很低,报还盘价差较大,实际成交稀少。进口动力煤市场也非常冷清,报盘和询盘都比较少。由于外矿当月可售货源不多,多数货量在贸易商手上,离岸报价相对比较坚挺,然而由于中国国内煤价开始走弱以及进口煤减少等因素影响,下游观望增多,需求明显减弱,进口贸易商也有开始抛货的情况,另外国际海运费也有下降,使得进口煤到岸价较前期有一定幅度的下跌。


 电力耗煤进入传统淡季。10月份沿海六大电厂平均日耗、库存均呈回落的态势。当月沿海六大电厂日均库存量为1032.00万吨,较上月回落30.01万吨,环比跌2.83%,日均耗煤量为63.64万吨,较上月回落7.54万吨,环比跌10.60%。数据显示,2017年9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52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环比下降12.2%,其中,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362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15.94%。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发电用煤需求随之走低,六大电力集团沿海电厂日均耗煤不断下行,库存不断攀升。截至11月3日,沿海六大电厂煤炭库存为1235.85万吨,日耗煤量为49.39万吨,存煤可用天数恢复至24天,目前下游电厂随着日耗的走低,采购积极性减弱,助推港口煤价进一步下行。


 限产或停产影响煤炭下游需求。环比来看,9月份除水泥产量略有增加外,火电、生铁产量增出现下降。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在采暖季前(11月15日前),“2+26”城市完成72台机组、398万千瓦的燃煤机组淘汰,淘汰的燃煤机组要实现电力解列或烟道物理割断。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等多个行业在采暖季将错峰生产。除了保障供暖等民生任务,水泥、砖瓦窑、陶瓷、石膏板等建材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下游限产、停产之下,对煤炭需求会有减少。


 政策调控挤掉煤价炒作空间。国家相关部门为稳煤价提前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包括释放产能、监管煤价、推进中长协合同的签订及履行等,有效的控制了市场的炒作因素。而11月神华长协价格出炉,年度长协价格较上月降了3元/吨。通过对比了近四年的煤价走势。明显看出,2014?2015年煤价持续走低,2016年下半年煤价疯涨,今年煤价虽有波动,但波幅小于去年,季节性因素导致的上涨也较去年提前了一月。

上一篇:“江北瓷都”向“品牌名都”转变

下一篇:十九大后地矿单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