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鹰 601”飞赴南极开展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任务
2017-10-26 11:42 来源:中国海洋报 编辑:矿材网

近日,“雪鹰601”固定翼飞机转场出发,前往南极执行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任务。此次“雪鹰601”固定翼飞机队由15人组成,以中国南极中山站及俄罗斯进步站冰盖机场为基地,围绕国际合作、科学考察、后勤保障三方面开展工作。


  “雪鹰601”转场路线分为南极洲外和洲内两部分。飞机从加拿大起飞,途经美国、智利等国家,最后经由智利彭塔进入南极大陆。在南极洲内,“雪鹰601”通过英国罗斯拉站,美国南极点站、麦克默多站,澳大利亚凯西站,最终到达我国中山站。根据第34次南极考察总体任务安排,“雪鹰601”计划于11月5日抵达南极中山站,并于2018年2月9日由中山站转出南极。


  “雪鹰601”此次将继续围绕国际合作、科学考察及后勤保障三大项任务开展工作,在天气及环境允许的情况下,预计南极洲内飞行将达170个小时,包括后勤人员物资运输、国际合作、科研飞行;科研飞行时间约持续一个半月,主要以伊丽莎白公主地飞行测试为主,具体测试路线将根据南极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预计飞行10个到15个架次。“雪鹰601”作为新生力量服务中国极地考察事业,正在不断发挥自己的作用,固定翼飞机运行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在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雪鹰601”在中国南极考察中业务化、职业化水平。


  据了解,此次南极考察“雪鹰601”计划运送中方考察队员26人,41人次进出南极,这是中国南极考察第一次通过航空网络如此大规模的运送人员进出东南极,也是首次尝试大规模与“雪龙”船配合共同运送科考队员。通过“雪龙”船与“雪鹰601”联合进出这种方式,考察队员极大地减少了往返南极的时间,满足了科考队员在南极实行短期调研活动的需求,同时,船、机结合也增加了考察队员进出南极的方式,未来科考队员可以根据工作及任务的需要作出多样选择。


  “雪鹰601”固定翼飞机2015年入列我国极地考察,并集成了国际顶尖的航空遥感科考系统,包括航空重力、磁力和冰雷达等主要设备。“雪鹰601”入列后,围绕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埃默里冰架和周边海岸带开展了大范围的航空科学实验性飞行,获取的科学数据不仅填补了观测区域的数据空白,而且发现了南极冰下大型的裂谷系统和冰下热岩的存在,为东南极冰盖快速变化和地质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此外,2017年1月8日,“雪鹰601”成功起降南极最高点——昆仑站,全面开启了我国南极考察迈入陆海空立体考察的新纪元,大大提升了我国极地考察的效率,增加了考察活动的深度及广度,为我国极地科考实现新突破做出重要贡献。

上一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

下一篇:我国伊利石产区分布及储量详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