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俊来:要切实保障我国矿产品供给链安全
2023-03-14 08:49 来源:中国黄金报 编辑:矿材网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刘俊来深知保障我国矿产品供给链安全的重要性。刘俊来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国之间的能源资源竞争将日益加剧。未来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或将趋于更加复杂和更加严峻,“去全球化”而致供应链问题凸显,应引起高度警醒。


2022年,以美国为首的七国宣布结成联盟,对生产和购买“关键矿产材料”制定更高的环境和劳工标准。欧盟2020地平线计划中针对关键矿产资源保障问题提出8项科技创新计划,旨在抢占矿产勘查技术装备制高点,争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全球统治地位。


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在刘俊来看来,我们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都不够充分,存在薄弱环节。他表示,一是对矿业的第一产业特性和战略地位认识不够,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不符合矿业发展规律,严重影响矿产勘查投入和找矿发现,国内矿业持续萎缩,勘查投入下滑,而一些重要矿产资源长期对外依存度高,且不断攀升,部分大宗矿产品过于依赖进口。


二是对地质工作的定位和基础属性认识不深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相关政策收紧,公益性基础地质与矿产调查财政投入持续减少,国内矿业持续萎缩,勘查投入急剧下滑。挫伤了基层地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队伍不稳、人才流失严重,专业队伍中骨干人员频繁出现调岗、转岗现象,削弱了基础地质调查队伍,严重影响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和矿产资源安全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关于能源资源安全、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批示,特别是在2022年10月份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的重要回信中再次强调了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出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作出重要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2023年工作重点是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刘俊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刘俊来


为此,刘俊来建议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由自然资源部牵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全国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发展规划,明确今后10-15年基于战略资源和关键矿产保障的全国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发展规划。国家财政根据基础地质工作的特点,提供稳定的经常性地质工作经费,保障工作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充分发挥地调局系统各大区中心、省级地勘单位、矿业企业和有关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作用,筛选和充实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专业队伍,逐步建强具有特色且优势明显的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专业队伍,组成“国家队”。特别保障队伍的稳定性,服务国家中长期战略,为国家矿产持久安全提供保障。


二是搭建国家级平台,结合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际需要,加强矿产勘查科技攻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制定明确的科技攻关目标,建立合理协调合作机制,完善稳定投入机制,提供必要的政策与财政支持,调动企业参与投资的积极性。组建以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勘查与开发为目标的国家验室或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瞄准大宗紧缺矿产和战略资源,产学研用融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实现矿产勘查和开发工作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三是科技创新引领,实现找矿突破。针对影响找矿突破的重大关键问题组织专题联合攻关。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经历长期以来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地表或近地表出露且容易被发现的矿床、矿体已经寥寥无几。新矿种、新类型和隐伏矿产资源勘查成为未来矿产资源勘查发展趋势,找矿难度大。为此,组织重点地区重点问题的专项科技攻关,创新成矿理论和研发先进勘查技术方法,为实现重要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上一篇:新增骨料产能1420万吨/年!湖南5宗矿近12亿成交 合计储量2.2亿吨

下一篇:5000辆电动车!比亚迪“出海”再签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