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房企"带头大哥"违约
2022-12-27 21:27 来源:地产大事记 编辑:矿材网

 12月26日,云南规模排名第一的俊发地产宣告美元债无法按期支付。加上云南城投退出房地产开发市场,云南省地产民企、国企巨头全部陨落!


 俊发地产在香港的上市公司香港俊发12月26日公告称,无法按期偿付 " 力佳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11% 优先票据 20221224",简称 " 俊发地产 11% N20221224",发行额 1.21 亿美元,年利率 11%,在 2022 年 12 月 24 日到期,目前属于实质违约状态。


 就在这次违约事件前,2月28日,惠誉下调俊发地产长期外币发行人评级至“B-”,展望“负面”,惠誉还将俊发地产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以及Power Best Global Investments Limited的未偿债券评级从“B+”下调至“B-”,回收率评级“RR4”。


 评级下调是由于该公司的流动性和融资渠道有所削弱。负面的展望反映了为2022年10月和12月到期的资本市场债务再融资的不确定性。


 据公开据数据显示,俊发地产过去3年,销售金额分别为550.3亿元、582.4亿元,670.1亿元,未完成3年前制定的千亿年营收目标,其回款率也由2019年的76.47%降至2020年的72.27%。销售额提升回款率下降,基本都是用“工抵债”,即美化了报表又抵消了债务,一举两得。


 在债务层面,俊发同样存在疑问。


 截止2021年6月底,俊发地产流动性现金为45亿人民币,而2022年10月到期的境内公司债券为20亿元人民币,有2.37亿美元债券于2022年12月到期以及有20亿元人民币公司债券于2023年3月到期。且俊发诸多项目与中航信托合作设立子公司,存在明股实债嫌疑。


此前信托逾期


 2022年4月25日,一份《关于中建投信托安泉560号(俊发林泉雅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延长期说明》在市场流传。


 说明显示,安宁俊发城因疫情影响,导致销售缓慢,中建投信托安泉56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自动进入6个月延长期,至2022年10月23日止,公司承诺将在6个月内按时还款。


 随后,俊发集团回应称,在市场严重下滑的同时,集团其他项目同步受挫,导致目前暂时的流动性困难,但公司依然积极筹措资金履行还款义务。


 上述信托成立于2020年10月23日,存续规模2.433亿元,融资人为云南瑞玖房地产,保证人是俊发集团。此前该信托展期12个月计划被投资人否决。据投资人反馈,俊发集团下半年是偿债高峰,展期计划并不乐观,投资人提出要第一时间宣布信托到期,采取查封抵押物、用款项目等方式保全财产。


俊发董事长李俊


 李俊对该信托回应称,中建投6个月宽限期的展期信托没能及时沟通导致临时沟通没能通过,现在信托方已经同意,项目已经恢复销售,6亿元的信托计划在到期未能偿还情况下也会由总公司偿还。


拟处置资产予央国企


 李俊称表示,俊发集团正在和多家大型央企、国企对接项目合作、资产处置等事宜,预计将回笼上百亿资金,回笼的资金足够覆盖今年所有的工程支付和还本付息。


 据统计,目前俊发集团存续债券两只,存续规模40亿元,分别将于今年10月和明年3月到期,公司面临短期集中兑付压力巨大。


 在沟通会上,李俊表示,俊发资产是充足的、整体负债是合理的,不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截至2021年末,俊发总资产1580亿元,权益有息负债余额263亿元;未售土地储备资源货值3872亿元,其中已确权未售货值1263亿元、未确权货值2609亿元。已确权未售货值足以覆盖权益有息负债余额,除去88亿元的螺蛳湾重组贷款余额,剩余权益有息负债175亿元,在已确权未售货值中仅占14%。


蝉联十余年的“云南王”


 俊发地产在昆明市乃至云南省拥有高品牌知名度,2009至2020年间一直是昆明市销售规模最大的房企。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终结,中国正式进入商品房时代。同年俊发集团于云南成立,创始人李俊确定了“城市更新综合服务商”的定位。


 2001年,李俊在昆明翠湖旁边开发了“俊园”,震惊了很多昆明人,年仅28岁的他也成为了昆明地产界的传奇。


 而正当春风得意之时,2003年李俊因行贿被批捕,经历了两年的监狱生活后。


 出狱后,李俊与王石一起打造了“水晶俊园”,就这样他东山再起,又一次成为了云南地产界的领军人物。


 2011年,俊发开启全国化布局,成都是其走出去的首站,随后又布局贵阳、海南等地,2015年拿下旧改项目杀入上海,后面还传出了总部搬迁上海的消息。


 2014年,李俊第一次位居胡润百富云南榜首,身家达64亿,并占据了六年的榜首。


 2015-2017年,俊发地产实现销售分别为131亿元、190亿元以及381.3亿元,两年时间完成了销售规模翻三倍的增长,堪称“三级跳”。


 然而,迎来销售增长的高光时刻后,俊发却陷入了瓶颈期。


 2018年,俊发地产销售金额为550亿元,排名第49;2019年全口径销售金额为528.4亿元,行业排名第64。


 相较于前两年的火速上升,俊发地产增长疲态尽显。2020年俊发地产全口径销售额为670.1亿元,2017年定下的千亿目标正式落空。


 近两年,俊发地产重新出征,开始加大对外省一线城市的投资。不过,旧改经验异地复制的困难暂且不说,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俊发逆势全国扩张的时机选择和空间余地可以说“生不逢时”。


创始人曾因行贿入狱


 1998年,年仅23岁的李俊成立俊发集团,2001年,俊发因开发“俊园”豪宅项目名声大噪,这也是昆明最早的高端小区。不过,2003年,李俊却因行贿罪被判刑。1997年和1998年,李俊为承揽昆明市五华区螺蛳湾市场改造工程、昆明市园林住宅小区的开发权,向时任云南省副省长的李嘉廷及其儿子共计行贿950万元。最终,李俊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没收财产30万元。


 2004年,李俊重出江湖,先后开发了“金星园丁”二期、“水晶俊园”、“世纪俊园”等项目。2007年,俊发再次牵涉昆明市规划局原局长曾华的行贿案件。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为开发一个新项目,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俊发公司向曾华送上了人民币1万元、美金1000元,及价值人民币5.1万元的翡翠项链一条。不过,这次事件,并未让李俊再次陷入深渊。


 俊发的发展与另一位地产大佬密不可分,万科创始人王石。在俊发集团的官网上,记录着李俊与王石的渊源。二人保持着多年的友谊,2000年,俊发聘请王石出任独立董事,2004年,俊发再次聘任王石担任特别顾问,在王石的推荐下,俊发加入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


 王石对俊发的企业管理制度影响颇深。2000年,在王石的引荐下,资深地产人袁昆加入俊发,担任俊发CEO,从此,俊发走上了与万科相同的职业经理人道路。2002年,袁昆离职俊发。此后,CEO职位空缺了四年,2006年,李俊提拔俊发元老级人物赵彬担任董事长及CEO,后者在这一职位一干就是十年,并带领俊发跃升云南房企“一哥”,晋级百亿俱乐部。2015,赵彬辞任CEO,仅保留董事长职务,CEO一职由原龙湖高管周德康接任。不过,周德康仅上任半年便选择离任。2016年,赵彬从俊发离职,加入红星美凯龙。


 2016年,隐居幕后的李俊亲自挂帅,担任俊发集团董事长、CEO。2017年,李俊提出“2017-2019三年战略”,宣布要在全国六大区域布局,力争未来三年实现千亿目标。


 2017年,俊发的地产板块销售额为381.3亿元,三年实现千亿是个不小的挑战。


 2018年,原阳光城总裁张海民加入俊发担任CEO。张海民有着丰富的地产行业经验,他曾在万科任职10年,历任北京、深圳万科地产营销总经理。后加入阳光城,担任副总裁、总裁,期间,带领阳光城向千亿规模冲击,销售额从2015年的31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915亿元。


 张海民的加入,有消息认为这是俊发在扩大规模做强业绩的同时,为上市做准备。然而,好景不长,张海民加盟俊发仅10个月,便宣布辞职。


 有观点称,张海民擅长并购、高周转,但这种模式想要复制到擅长做城市更新项目的俊发身上并不容易,城市更新项目周期长,受所在城市政策影响大,很难做到标准化复制。欢迎关注地产大事记,锁定地产、金融、置业、投资大事。

上一篇:中国唯一盐湖勘查专业队:揭开“聚宝盆”丰富矿产资源“面纱”

下一篇:南极冰架融化新原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