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热门新闻
  • >
  • 矿业
  • >
  • 日入5万+!记者暗访采砂淘金,船工称月入百万:“宁愿被罚10万,也不愿被扣船”!
日入5万+!记者暗访采砂淘金,船工称月入百万:“宁愿被罚10万,也不愿被扣船”!
2025-09-18 10:02 来源:深港在线综合 编辑:矿材网

 近日,有记者暗中调查豫鄂交界水域采砂船工,在与船工的交流中,对方声称从事此类非法活动可以达到“月入百万”的收入水平,“明为采砂实为吸,大量用污水直排,每天可以采到数克乃至上百克黄金,获利达上百万。 ”


 2025年9月,记者深入长江流域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暗访行动,聚焦于近期愈发猖獗的非法采砂活动。经过连续多日的秘密调查,记者震惊地发现,部分看似普通的采砂船竟打着“淘金”的幌子,在波涛暗涌的河道中,明目张胆地开展着非法采砂与黄金提炼的双重违法勾当。这些经过精心改装的船只,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瘤”,不仅涉嫌非法采矿这一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更在作业过程中肆无忌惮地采用剧毒汞化合物进行黄金提纯。在狭小而简陋的船舱内,提炼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水,未经任何处理,便如恶魔的毒液般直接排入河道,形成了一条集非法采矿、剧毒提炼、污水直排于一体的触目惊心的黑色产业链。据一位长期在一线作业的船工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采砂船从外观上看,与普通采砂船并无二致,表面安装着采砂设备,实则暗藏玄机。船上配备的大功率吸砂泵,如同贪婪的巨兽,疯狂地抽取着河床的砂石。随后,这些砂石被送入船舱内的汞齐法装置,进行黄金提炼。该船工还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了一份作业记录,上面清晰地显示,每吨混合砂石中大约含有0.5 - 2克黄金。按照当前每克500元左右的金价计算,一艘配备双吸砂泵的中型采砂船,每日能够处理200吨砂石,日获利竟可达5万至20万元,月收入轻松突破百万元门槛,如此暴利,令人咋舌。


 另一名参与非法作业的船工站在堆满砂石的甲板上,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得意,对着镜头坦言:"只要机器轰隆隆转着,钞票就跟流水似的往兜里进,哪愁没钱赚?"他边说边比划着吸砂泵的管道,仿佛在炫耀自己的"生财之道"。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向记者透露了行业内一个触目惊心的"罚款博弈"现象——部分从业者深谙非法采砂的暴利本质,他们经过精密计算后发现:宁愿接受每周一次、每次高达10万元的行政处罚,也要确保船只不被扣押。因为在他们扭曲的价值观里,停工一天的损失远超罚款金额,这种"以罚代管"的畸形逻辑,让非法采砂活动愈发难以遏制。


 这条黑色产业链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体系,犹如一张无形的黑网,悄然笼罩着长江流域的生态命脉。根据执法部门查获的账目显示:以盗采1吨江砂为例,盗采船可获得毛利15元,运输船则分得10元,终端砂场再赚取3元的差价。据专业测算,一条配备8台吸砂泵的大型采砂船,每小时可盗采河砂350吨以上。为躲避监管,这些"砂耗子"通常选择深夜至凌晨时段连续作业10小时,单次盗采量高达3500吨。按照当前黑市均价每吨15元计算,单船单夜收入即达5.25万元,扣除油料、人工及设备损耗等成本后,纯利润仍能保持在3万元左右。若按月均20个"作业日"计算,采、运、销全链条的非法所得累计可达数百万元,形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暴利循环。


 更令人发指的是,在提炼黄金的过程中,这些不法分子采用最原始的汞齐法:将剧毒的汞与砂石混合后加热,汞受热挥发后留下金粒,而含汞废水则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这种野蛮的提炼方式不仅让原本清澈的江水变得浑浊不堪、充满毒素,更对河道生态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大型采砂船的吸砂泵可深入河床10米以下,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肆意破坏着河床结构,导致河床下切、水流改道。原本肥沃的农田被淹没,桥梁和电站的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此外,采砂船乱停、乱采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通航环境,成为船舶搁浅事故的重要诱因,给长江航运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更为恶劣的是,这个黑色产业中活跃着不少亡命之徒。为追求暴利,他们不惜暴力抗法。例如,长航公安局武汉分局治安支队在执法时,就曾遭遇惊险一幕:当执法船靠近时,非法采砂者突然亮出钢管、砍刀等凶器,甚至有人举起自制火药枪威胁。执法人员面对凶狠的歹徒,不得不朝天鸣枪示警,才得以脱身。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非法活动背后往往还有"保护伞"的庇护,使得违法活动屡禁不止,如同野草般"春风吹又生"。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关乎着沿岸无数生灵的生存与发展。然而,这些非法采砂船却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这片珍贵的水域。他们用吸砂泵抽取河床砂石,看似只是简单的挖掘行为,实则对长江生态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河床结构的改变会引发水流紊乱,导致河岸坍塌、水土流失,威胁到周边农田与居民的安全;大量砂石的被掠夺,使得众多水生生物失去了栖息与繁衍的场所,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原本生机勃勃的长江生态系统变得千疮百孔。


 而使用汞齐法提炼黄金更是雪上加霜。汞,作为一种剧毒重金属,在提炼过程中会大量释放到环境中。未经处理的含汞污水直排河道,不仅会污染水质,影响饮用水安全,让沿岸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还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最终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这种对生态环境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杀鸡取卵,将长江的未来置于危险境地,若不及时制止,后果将不堪设想。


 船工口中"月入百万"的暴利,是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的关键因素。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他们无视法律的威严,将非法采砂淘金视为"生财之道"。甚至有船工公然表示:"宁愿每周被捉一回,罚10万元了事,只要不扣船就行",这种嚣张态度反映出当前法律监管与执法力度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非法采砂淘金活动往往具有隐蔽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给监管与执法带来了极大困难:不法分子利用夜间、节假日等时段作业,与执法部门打"游击战";他们采用"蚂蚁搬家"式作业,将大型采砂船化整为零,用小型快艇分散运输;更有甚者,在船上安装监控设备,一旦发现执法船只立即逃窜。此外,跨区域作案也增加了执法协调的难度,不同地区在执法标准、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部分不法分子能够钻空子,逃避法律制裁。


 面对非法采砂淘金这一严峻挑战,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措施,构建起长江生态保护的坚固防线。首先,要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非法采砂淘金行为的处罚标准,增加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不敢为、不能为;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执法能力,加大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的巡查力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热成像监测等,提高监管效率与精准度。其次,要加强部门协作与区域联动:非法采砂淘金活动涉及多个部门与地区,需要水利、环保、公安、海事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建立跨区域的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机制,打破地域壁垒,实现协同作战,共同打击非法行为。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与法律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非法采砂淘金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危害,引导公众自觉抵制此类违法行为;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长江生态的良好氛围。


 长江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绝不能容忍非法采砂淘金这一黑色产业链继续肆虐,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斩断伸向长江的黑手,守护好这一方碧水蓝天,让长江永远焕发出勃勃生机。

上一篇:金饰品牌抢抓“情绪消费”机遇

下一篇:全面落地!多省颁发首本采矿权不动产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