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浮梁县金矿简介
金矿探矿权转让或合作,有效期至2026年,可延续,联系人:厉,电话:18011158888
一、矿区地质
(一)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牛屋组中段,岩性主要为:凝灰质板岩、凝灰质千枚岩、变余凝灰质砂岩、绢云母千枚岩。
(二)构造
本区以韧性剪切变形发育为特征,矿区范围内共发育4条北东东向韧性剪切带,从南到北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号剪切带。 剪切带总体北倾,倾角较陡60°-80°。Ⅰ号带出露长约1.2Km,宽约30-50米。Ⅱ号带出露长约2Km, 宽约150-200米。Ⅲ号带出露 长约0.8Km,宽约35-50米。Ⅳ号带出露长约0.5-0.6Km,宽约40-60米。
构造岩的分带特征:
本区的韧性剪切带一般可划分为四个构造岩带。
(1)糜棱岩化、绿泥石、方解石化带
(2)初糜棱岩、石英、绢云母、白云石化带
(3)糜棱岩、石英、黄铁矿、铁白云石、金矿化带
(4)千糜岩、绿泥石、方解石、绢云母化带
其中糜棱岩、石英、黄铁矿、铁白云石、金矿化带为金矿体的主产出部位。
勘查区韧性剪切带插图
二、地球化学特征
地表化探工作:区内进行了1 :1万化探土壤测量,化探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部分Au异常值较高,显示出了明显的矿化迹象。
通过次生晕测量工作,在测区内共圈定以Au-As-Sb为主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带2处,编号为1#异常带和2#异常带。其中1#异常带在28号勘探线异常值最高达到200.0×10-9。
从现有资料看,Au与Sb、As的关系密切,特别是Sb,显示成矿温度可能为中低温。
化探异常插图
三、矿体特征
勘查区金矿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体赋存在韧性剪切带应变中心部位糜棱岩-超糜棱岩硅化蚀变带中。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主要靠样品圈定矿体位置。矿体形态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呈舒缓波状延展,产状与主剪切面基本平行。
本区按韧性剪切带共圈出6条金矿化体,分别是V1、V2-1、V2-1、V2-3、V3、V4矿化体。
V1金矿化体:产于Ⅰ号韧性剪切带内,主要由TC7-1、TC11-1、TC7-2、TC2-1,4条探槽工程控制,控制长约160米。 其中TC7-1控制矿体厚度4.2m,品位3.52g/t;TC11-1控制矿体厚度2m,品位2g/t。目前深部钻孔没有控制。
V2-1号金矿化体:产于Ⅱ号韧性剪切带内,地表主要由TC22-1、TC28-1、TC18-1,3条探槽工程控制,控制长约60米。其中TC22-1控制矿体厚度2.2m,品位4.7g/t;深部由ZK2201、ZK2202、ZK2203三个钻孔控制。其中ZK2201在-200米标高见2层矿化体,一层厚1.51m,品位2.67g/t;另一层厚1.5m,品位1.00g/t。ZK2201在44米标高见一层矿厚1.51m,品位1.04g/t。分析因终孔过早导致未见第二层矿。ZK2203在80米标高左右未见矿。
关于ZK2203未见矿的可能原因分析:1、勘探线剖面测量不准确,探槽在剖面的位置摆放偏北;2、矿体在韧性剪切带中本身断续或呈側列式展布。
V2-2号金矿化体:产于Ⅱ号韧性剪切带内,主要由TC40-1、BT30-1、TC44-2,3条地表工程控制,控制长约200米。其中BT30-1控制矿体厚度1.6m,品位1.45g/t;TC11-1控制矿体厚度2m,品位2g/t。目前深部钻孔没有控制。
V2-3号金矿化体:产于Ⅱ号韧性剪切带内,主要由TC23-1、TC15-2,2条探槽工程控制,控制长约60米。其中TC23-1控制矿体厚度1.00m,品位1.30g/t。目前深部钻孔没有控制。
V3号金矿化体:产于Ⅲ号韧性剪切带内,主要由TC14-1、TC18、TC22-4三条探槽控制,控制长约80米。其中TC14-1控制矿体厚度1.30m,品位1.30g/t。目前深部钻孔没有控制。
V4号金矿化体:产于Ⅳ号韧性剪切带内,由一条探槽控制,见两层矿。一层矿体厚度0.80m,品位2.10g/t,另一层矿体厚度0.8,品位1.80g/t。向两侧地表未控制,目前深部钻孔没有控制。
四、矿石特征
(1)矿石的矿物成分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自然金,有用矿物仅自然金一种。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铁方解石等。
(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型、半自型粒状结构、它型填隙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乳滴状结构、压碎结构。
矿石构造主要有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千糜状构造。
(3)矿石类型
根据脉石矿物将矿石划分为石英脉型和糜棱岩型两类,石英脉型品位相对较低,糜棱岩型相对较高。
BT30-1中的石英脉型金矿
BT30-1中的糜棱岩型金矿
五、马元坞金矿区勘查前景分析
(1)勘查区百寺里沟为古采砂金矿河道,因近年环保限制,已经停止采矿很长时间了。由此推测本区成矿条件还是比较优越。
(2)区内进行了1 :1万化探土壤测量,化探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部分Au异常值较高,其中1#异常带在28号勘探线异常值最高达到200 .0×10-9,显示出了明显的矿化迹象。
(3)本区的韧性剪切带广为分布,其中心带的糜棱岩、石英、黄铁矿、铁白云石化带是本区的主要含金构造蚀变带。
(4)地表发现的矿点星罗棋布,显示了较好的成矿前景。
(5)本区施工的三个验证孔,其中ZK2201控制矿体斜深接近340米,显示本区成矿有一定的深度。
(6)本区矿床成因分析:
从本区化探元素组合金与砷、锑关系密切,属于中低温元素组合;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少量碳酸盐化,属于中低温蚀变组合;围岩主要为千枚岩、板岩为主的浅变质岩系;矿区周边未见岩浆活动;综合分析本区金矿为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
(7)总之,通过进一步综合研究,因前期工作程度很低,只要加大找矿力度,本区具备找到中型金矿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