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所需的背景调查、监测网现状调查与评价、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地下水水质调查与评价、地下水易污性及污染风险性评价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以及地下水质监测网密度和频率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成果产出方式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监测空白区地下水质监测网点的布设,以及已有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的优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4538-1993 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与图例
GB 16889-2008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DZ/T 0157-1995 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0271-2014 区域地下水位监测网设计规范
DZ/T 0290-2015 地下水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为掌握区域含水层系统地下水质动态而专门设置的地下水监测井(或露头)网络。
3.2 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optimization
在现有地下水质监测网和污染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区域地下水质监测井的密度和监测频率进行设计和优化,以合理的监测井数、监测频率及监测项目满足对区域地下水质信息的需求。
3.3 地下水易污性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指含水层遭受污染的难易程度,是地下水系统的固有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