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规范对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简称区城化探)工作的基本任务,工作性质,设计书的编写,中低山、丘陵区、特殊景观区的野外工作方法,样品加工和样品库,区城化探中的岩石样品采集,野外工作质量检查,样品多元素分析及质量监控、质量评估,地球化学图和原始图件的编制,异常查证,地球化学图说明书的编写等作了规定,确立了统一标准,
1.2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地质矿产行业在区城地质矿产调查中进行的1:200000区城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亦可供比例尺1:500000的同类工作或其他行业进行类似工作时参考使用。
2 引用标准
GB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DZ/T0075 地球化学勒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DZ/T0011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
3总则
3.1 区城化探属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之一·应覆盖全部可工作的我国国土面积。它的主要工作目的是发现由金属或非金属成矿区(带)、矿田和大、中型矿床以及某些地层、构造和火成岩的区城地球化学特征所引起的省的、区城的和局部地球化学异常,并为基础地质研究等领城提供某些基础地球化学资料,常按国际分幅范围部署测区,我国常用工作比例尺为1:200000,交通很不发达的边缘地区同时也采用1:500000.它们的采样密度(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例)分别为:0.25一1点/km和0.04~0.10点/km2。
3.2 按地理特点和区城化探工作条件,可把我国大致分为以下两类地区:
a. 中低山、丘陵地区(见图1》;
b. 具有各类特殊地理景观条件的边缘地区,
所谓具有特殊地理景观条件的边缘地区主要是指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东部等地的森林沼泽,内荣古(大青山南坡除外)、甘肃兰州以西、宁夏、新、青海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的干旱、半干旱藏膜、青海、西藏,新、川西、甘市祁连山等地的高寒山区,西藏西部的高寒期招荒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岩溶,云南西南及海南岛等地的热带雨林,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以及内地沿海冲洪积平原区等。这类地区的区域化探工作应针对各类自然地理景观条件制定特殊的工作方法。
3.3区城化探采用的方法原则上以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为主,但允许在不同景观区在采样介质和工作方法上有所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