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资料下载
  • >
  •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文件大小:62.76KB 文件类型:docx    文件操作: 点击下载

第一章  土地整治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十二五”土地整治工作成效


“十二五”时期,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依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二五”时期各项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在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逐步形成了规划体系健全、建设标准完备、资金保障到位、产权保护有力、监测监管全覆盖、队伍支撑可靠的工作格局,为规范有序开展土地整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2011年以来,按照“划得准、调得开、建得好、保得住”的要求,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国整理农用地5.3亿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03亿亩。补充耕地2767万亩,其中,土地开发补充耕地822万亩,土地整理、土地复垦补充耕地1755万亩,增减挂钩补充耕地19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超过同期建设占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面积,保证了全国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补充耕地70%来源于土地整理复垦,土壤熟化程度较高。据统计,经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亩产平均提高10%~20%,提高了耕地生产能力,新增粮食产能373.68亿公斤。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大量零碎、分散的土地得到适当归并,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得到加强,提高了机械化耕作水平和排灌抗灾能力,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土地整治,保障了规划期间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提高,对“十二五”期间的连年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提高了土地综合承载能力。“十二五”期间,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全国共整理农村闲置、散乱、粗放建设用地233.7万亩,复垦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936.6万亩,改造开发城镇低效用地150万亩,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整理复垦后土地利用率提高9.83%,为新型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