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土工程及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也称为“地质技术工程”,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前人土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技术体系,它主要研究的是岩体和土体工程问题。
岩土工程学科是以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和基础工程学的理论为基础,由地质、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形成的边缘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学科。就其学科的内涵和属性来说,属于土木工程的范畴,在土木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岩土工程的研究对象包括岩土体的稳定性、地基与基础、地下工程及岩土体的治理、改造和利用等。这些研究通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测、地质灾害治理及岩土工程监理等六个方面来实现,在房屋建筑与构筑物、道路桥梁、港口、航运、国防建设、地质工程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引入岩土工程专业体制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这些年来,在我国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岩土工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岩土力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岩土工程勘察测试技术、地基基础工程、岩土的加固和改良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许多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然,就我国目前的总体水平来看,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中国岩土工作者的继续努力。
岩土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工程材料,不同于混凝土、钢材等人工材料。它是自然的产物,随着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工程特性。这就造成了岩土工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而且土木工程的规模越大,岩土工程问题就越突出、越复杂。在实际工程中,岩土问题、地基问题往往是影响投资和制约工期的主要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随着人类土木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岩土工程就有了不同的分支学科,岩土工程勘察就是岩土工程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分支学科。
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任何一项土木工程在建设之初,都要进行建筑场地及环境地质条件的评价。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对建筑场地及环境进行地质调查,为建设工程服务,最终提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过程就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