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资料下载
  • >
  • 矿物学基础
矿物学基础
文件大小:66.59MB 文件类型:pdf    文件操作: 点击预览 点击下载

绪论


矿物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一、矿物的概念

矿物是地壳中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和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外部形态、物理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并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但没有确定晶体结构的均匀固体,称为准矿物或似矿物。地壳中准矿物数量有限,较常见的有胶体蛋白石,以及变生非晶质的锆石、褐帘石等。准矿物也是矿物学的研究对象。


人们在实验室、工厂中可以获得某些成分、结构和性质与天然矿物相似或相同的物质,如合成金刚石、钇铝榴石等,但由于它们是人工制作而不是地质作用形成的产物,只能称为“人造矿物”或“合成矿物”。陨石、月岩来自其他天体,其中的矿物称为“陨石矿物”、“月岩矿物”,或统称为“宇宙矿物”。这样可将它们与地壳中的矿物相区别。


矿物都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并用化学式表示。例如金刚石的成分为碳,其化学式为C。黄铜矿由铜、铁、硫组成,其化学式为CuFeS2。但矿物的化学成分又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如闪锌矿(ZnS)中经常含有铁(Fe),自然金(Au)中含有银(Ag),这些变化会造成矿物性质上的差异,并能反映矿物形成时的地质环境。


每种矿物都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于矿物的成分和结构。这些性质是人们认识矿物的依据和利用矿物的因素之一。


矿物是地壳中岩石和矿石的组成单位。每种岩石、矿石可以由一种或数种矿物组成。如石灰岩由方解石组成,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组成,铅锌矿石由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物组成。组成岩石或矿石的矿物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形成具有一定规律,这决定于矿物的成分与形成时的地质条件。


矿物形成以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时,矿物就要发生变化,形成稳定于新条件下的新矿物。例如黄铁矿与水和空气接触,就会形成褐铁矿。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矿物有4145种,他们不均匀地分布于地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