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古生物地史学是地球科学三大主要分支(地球物质科学、地球动力科学和地球历史科学)之一的地球历史科学的主要内容,它由古生物学和地史学两个学科组成。
古生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的生物及其发展的科学。它以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为对象,研究古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生态、地理及地史分布和演化发展规律,古生物学对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阐明生物界的发展史,充实生物进化理论,以及解决地层的时代划分和对比,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史学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的科学。它研究和探讨地壳及近地表在过去地质时期中的经历和变迁,阐明地壳发展历史的规律。地史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物发展史、沉积发展史和地壳运动发展史等方面。
古生物学和地史学是密切联系着的两个学科。在地质学领域中,古生物学是地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为研究地史服务的,而地史学也是随着古生物学一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的引入,开辟了研究古生物中超微化石的途径,此外,人们还试图从组成古生物的分子单元去研究古生物的各个方面,为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提供新的资料。同时,以揭示古生物与生活环境关系的古生态学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些研究的重大突破,昭示着古生物学的研究已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地史学的研究成果斐然。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遥感技术的应用,通过对浩瀚宇宙星际的研究,为地球的诞生和太阳系的生成提供了新的信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大洋海底地形和地貌的研究,地质学家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形成了新的全球构造学说,成为现代地质学中影响极其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说。这些进展开拓了地史学研究的广阔前景。
古生物地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在地球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古生物地史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众多矿产资源(如能源矿产、部分金属矿产和大多数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密切相关,地球历史科学对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由此可见,古生物地史学是从事地球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必备的专业知识,是地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