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矿产是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具体而言,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从地质研究程度而言,矿产资源不仅包括已发现的并经勘查工程控制储量的矿床,还包括目前尚未发现,但经预测(或推断)是可能存在的矿物质;从技术经济条件来说,矿产资源不仅包括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利用的矿物质,还包括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利用的矿物质。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保证。人类对矿产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是社会文明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生产九水平的直接标志。现今发达国家人均矿产消耗量已达到1015t,目前世界上已形成西欧、北美和亚太地区三大矿产消费中心。亚太地区近20年来矿产消费增长很快,但矿产耗用强度和人均矿产消费量仍比较低。中国50多年来矿产人均消耗量已从不到1t增长到今天的5t。中国目前及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95%的能源和75%的工业原料还是要取自矿产资源,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必然要求矿产资源量的更大增长来保证建设的需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矿产资源状况是决定其经济建设方针、布局、规模的重要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有重要影响。
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及其合理的开发利用,对增加工农业产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不完全统计,开发矿产的采掘工业年投资额约占我国工业产值的6%,但以矿产品为基础的原料工业及其相关的制造工业,其产值约为矿产开发产值的10倍。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矿产品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矿产开发及其加工的产值将会大大提高。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产资源通常是有限的。随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特别是优质、易采的矿产资源总是会越来越少,因此,大力寻找和扩大矿产资源储量,充分合理地开发和保护现有的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国策之一。矿产的形成受一定地质条件所制约,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只有根据各地矿产资源的特点,合理部署工农业生产建设,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矿产资源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可变性,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矿产开发与加工技术的提高,应该大力加强矿产资源新性能和新用途的研究。一种矿产资源新性能、新用途的发现,就会在社会上形成瓷泥的产业部门,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