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1.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答:(1)矿物成分特征:
①在岩浆岩中大量存在的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在沉积岩中很少见。
②岩浆岩中大量存在的石英、长石,在沉积岩中也大量存在,为组成沉积岩的主要矿物。
③由于沉积岩形成于地表,它有自己的矿物,如氢氧化物,氯化物以及粘土矿物、盐类矿物。
(2)化学成分特点:
①沉积岩中的含量大于含量。
②没积岩中的钾的含量大于钠的含量。
③富含。
④沉积岩中富含有机质。
(3)结构构造特点:
①碎屑结构,生物结构,粒屑结构是沉积岩特有的结构。
②具有发育的层内构造和层面构造。
2.沉积岩的形成及演化。
答:沉积岩的形成及演化的全部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风化作用阶段;
(2) 搬运沉积作用阶段;
(3) 同生作用阶段;
(4) 成岩后生作用阶段;
(5)表生作用阶段。
3.论述风化带发育的阶段性。
答:共分为四个阶段:
(1)碎屑阶段:a.主要发生物理风化b.元素和化合物几乎不迁移;c.产生的是五些岩屑和矿物碎屑。
(2)饱和硅铝阶段:a.CI,SO4几乎全部迁移;b.铝硅酸盐开始分解;c.Ca2+、Mg2+、Na+、K2+大部分迁移;d.介质呈碱性 e.产生水云母、蒙脱石; f.地碱性条件下,CaCO3开始堆积。
(3)酸性硅铝阶段:a.Ca2+、Mg2+、Na+、K+已全部迁移。
b.Si的迁移已开始增多;c.介质呈酸性;d.常形成高岭石矿物。
(4)铝铁土阶段,也称为红土型风化阶段:a.全部可移动元素都已迁移;b.介质呈碱性或中性;c.常形成铝土矿、褐铁矿等矿物。
4.论述流动体制与层理的关系。
答:流动体制也就是流态,根据佛罗德数分为:上部流动体制(F>1或0.8),过渡流动体制(F=1或0.8),下部流动体制(F<1或0.8)。
其中下部流动体制,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大,床沙形体依次为无颗粒运动的平坦床沙(层理主要是水平层理)-沙纹(形成小型交错层理)-沙浪(形成中型交错层理)-沙丘(形成大型交错层理)。该体制的特点是表面波和床沙形体的起伏相位正好相反。
其中过渡型流动体制,主要是低角度沙丘,形成中、大型交错层理。
上部流动体制,随着水流强度的逐渐增大,床沙形体依次为:平坦床沙(形成平行层理)-逆行沙丘(大型交错层理)。该体制特点是表面波与床沙形体的起伏相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