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土地与土地资源
一. 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的变化,在社会物质生产中起着生产资料的作用。
二. 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生产上能够满足人类当前利用的土地,或在可预见的将来即将满足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强调的是生产利用,更注重的是其经济属性。
1. 土地资源使指产生了价值的土地。
2. 土地资源具有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
(二)土地资源的特征
1. 具有空间的不可移动性和数量的有限性——“因地制宜”与“保护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第一特性(固定,不可移动)
土地资源的第二特性(有限性)
2. 具有自然生产能力的自然产物——“因地制宜”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 具有动态平衡性与可更新性——保持土地资源的良性循环与永续利用,防止退化与破坏。
4. 随时间变化——用动态的观点认识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 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重性——在土地利用中要综合考虑自然与社会因素
1.2 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基本特征
一. 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二.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1. 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2. 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更低,且土地质量差。
3. 不同适宜性土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4.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三.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 侵占耕地
侵占原因:1.建设占用;2.农业结构调整;3.生态退耕;4.灾毁耕地
2. 土地破坏及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原因:1.过伐过垦过牧;2.侧重开发,忽视保护;3.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荒漠化
盐渍化
土地退化(原因:过度放牧,森林砍伐,农业管理不当,工业和城市化侵占及环境污染。)
3. 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展
4. 超载过牧,草地严重退化
5. 围湖造田,滥渔滥捕,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6. 土地利用不当,土地质量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