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γ能谱测量的工作设计、仪器及其调整、仪器校准(标定)及性能检查、野外工作方法、室内资料整理及提交成果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技术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质、能源、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以及解决水文、工程、环境、灾害等有关地质问题的地面Y能谱测量。辐射环境评价、建筑材料放射性评价及与地面Y能谱测量有关的其他领域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将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0630-1997 放射性矿产地质术语分类及代码
GB/T 14499-1993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
DZ/T 0069-1993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GB 6566-1986 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JC 518-1993 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
3 名词术语
3.1 地面γ能谱测量
使用便携式γ能谱仪直接测定岩石或土壤中铀当量含量(eU)、钍当量含量(eTh)(后文简称铀、钍元素含量)、钾含量和总道计数率的方法。
3.2 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
指探测器对不同能量辐射粒子的最小能量分辨能力,常用137Cs的0.661 MeV光电峰的极值半高宽除以该光电峰对应的能量来表示。
3.3 测量谱段
指γ能谱仪各能量窗测量的γ射线能量范围。
3.4 当量含量
在放射性衰变系列(铀系或钍系)平衡破坏条件下,γ能谱测量测定的介质中铀、钍元素含量为当量含量。
3.5 饱和模型
饱和模型是γ能谱仪的校准设施,是把放射性矿粉与水泥混合均匀并固结密封的标准物质模型。在模型中心用γ能谱仅测量时,各道测得的计数率不再随各方向厚度的增加面变化,即饱和度达到95% 以上。
3.6 放射性本底
放射性本底定义为宇宙射线,大气放射性和测量系统本身的放射性总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