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由什么组成

匿名用户 | 2017-05-23 01:03

全部答案

(共1个回答)
  • 主量元素:
    主量元素有时也称为常量元素,是指那些在岩石中(≠地壳中)含量大于1%(或0.1%)的元素,在地壳中大于1%的8种元素都是主量元素,除氧以外的7种元素在地壳中都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它们与氧结合形成的氧化物(或氧的化合物),是构成三大类岩石的主体,因此又常被称为造岩元素.
    地壳中重量百分比最大的10个元素的顺序是:O>Si>Al>Fe>Ca>Na>K>Mg>Ti>H,若按元素的原子克拉克值(原子个数),则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是:O>Si>H>Al>Na>Mg>Ca>Fe>K>Ti.Ti、H(P)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比虽不足1%,但在各大类岩石中频繁出现,也常被称为造岩元素.
    上述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十种元素,在各类岩石化学组成中都占重要地位.虽然不同类型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差异,但主要矿物都是氧化物和含氧盐,尤其是各种类型的硅酸盐,因此可将整个地壳看成一个硅酸盐矿物集合体.
    岩浆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石大类,从酸性岩直到超基性岩,主要矿物都是硅酸盐,不同的是: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主要由镁、铁(钙)的硅酸盐组成,中、酸性岩主要由钾、钠的铝硅酸盐和氧化物组成.大陆地壳中上部中酸性岩石占主导的地位,下部中基性岩为主体;大洋地壳以基性岩石为主,因此地球科学家常称地壳为硅酸盐岩壳.也有的学者将以中酸性岩为主的部分称为硅铝质地壳,将以基性岩为主的部分称为硅镁质地壳.
    由此可知:地壳中主量元素的种类(化学成分)决定了地壳中天然化合物(矿物)的类型;主要矿物种类及组合关系决定了其集合体(岩石)的分类;而地壳中主要岩石类型决定了地壳的基本面貌.
    微量元素:
    在地壳(岩石)中含量低于0.1%的元素,一般来说不易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其它元素组成的矿物中,这样的元素被称为微量元素.比如:钾、钠的克拉克值都是2.5%,属主要元素,在自然界可形成多种独立矿物.与钾、钠同属第一主族的铷、铯,由于在地壳中的含量低,在各种地质体中的浓度亦低,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主要呈分散状态存在于钾、钠的矿物中.
    硫(硒、碲)和卤族元素:
    在地壳中,除氧总是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外,硫(硒、碲)和卤族元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以阴离子形式存在.虽然硫在特定情况下可形成单质矿物(自然硫S2),硫仍是地壳中除氧以外最重要的呈阴离子的元素.硫在热液成矿阶段能与多种金属元素(如贵金属Ag、Au,贱金属Pb、Zn、Mo、Cu、Hg等)结合生成硫盐和硫化物矿物,这些矿物是金属矿床的物质基础 .若矿物结晶时硫含量不充分,硒可以进入矿物中占据硫在晶格中的位置,硫、硒以类质同象的方式在同种矿物中存在.碲与硫的晶体化学性质差别比硒大,故碲通常不进入硫化物矿物,当硫不足时,它可以结晶成碲化物.
    氯、氟等卤族元素,通过获得一个电子就形成稳定的惰性气体型(8电子外层)的电层结构,它们形成阴离子的能力甚至比氧、硫更强,只是因为卤族元素的地壳丰度较氧、硫低得多,限制了它们形成独立矿物的能力.卤族元素与阳离子结合形成典型的离子键化合物.离子键化合物易溶于水,但气化温度较高,在干旱条件下,卤化物还是比较稳定的.当卤族元素的浓度较低,不能形成独立矿物时,它们进入氧化物,在含氧盐矿物中,常见它们以类质同象方式置换矿物中的氧或羟基
    金属成矿元素:
    在地质体中金属元素多形成金属矿物(硫化物、单质矿物或金属互化物,部分氧化物),在矿产资源中作为冶炼金属物质的对象.
    金属成矿元素按其晶体化学和地球化学习性以及珍稀程度可以分为:贵金属元素、金属元素、过渡元素、稀有元素、稀土元素.
    贵金属元素Ag、Au、Hg、Pt等,贵金属元素在地壳中主要以单质矿物,硫化物形式存在,在地质体中含量低,成矿方式多样,但矿物易分选,元素化学稳定性高,成矿物质的经济价值高;
    金属元素Pb、Zn、Cu(又称贱金属元素)、Sb、Bi等,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成矿物质主要通过热液作用成矿,硫(硒、碲)的富集对成矿过程有重要意义.矿床中成矿元素含量较高,是国民经济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矿产资源;
    过渡元素Co、Ni、Ti、V、Cr、Mn和W、Sn、Mo、Zr、Hf等,这些元素在自然界多以氧化物矿物形式存在,部分也可形成硫化物(如钼)或硫盐(如锡).
    稀有元素Li、Be、Nb、Ta、Ti、Zr在地壳中含量很低,主要形成硅酸盐或氧化物.
    稀土元素钇和镧系元素统称为稀土元素,地壳中稀土元素含量低,但它们常成组分布.稀土元素较难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主要进入钙的矿物,在矿物中类质同象置换钙.较常见的稀土元素矿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矿物都是氧化物或含氧盐类矿物.
    亲生物元素和亲气元素:
    主要有C、H、O、N和P、B,它们是组成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主要化学成分,在地壳表层的各种自然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部分微量元素(如Zn、Pb、Se等)以及在地壳表层和水圈中富集的元素Ca、Na、F、Cl等对生命的活动有重要意义,具亲生物的属性.某些亲生物元素的过量或馈乏不仅会影响生命物体的正常发育,严重时还会引起一些物种的绝灭.
    放射性元素:
    现代地壳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同位素)有67种.原子量小于209的放射性同位素仅有十余种,它们是:10Be,14C,40K,50V,87Rb,123Te,187Re,190Pt,192Pe,138La,144Na,145Pm,147Sm,148Sm和149Sm,自84号元素钋(Po)起,元素(同位素)的原子质量都等于或大于209,这些原子核都有放射性,它们都是放射性同位素.
    现代核物理技术的高度发展,已经能够通过中子活化及核合成技术生成许多新的放射性元素(同位素),若将这些元素计算在内,元素周期表内的元素总数应增加到109个.
    (2)矿物的分类、晶形及其物理性质
    地壳中各种元素多数组成化合物,并以矿物的形式出现.矿物多数是在地壳(地球)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无机晶质固体,也有少数呈非晶质和胶体.矿物学是地球科学中研究历史最悠久的分支学科之一.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矿物的认识和利用,人类有了文字就有了对矿物认识的记载.矿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近三个世纪的历史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矿物学研究中逐步引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使矿物学进入了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的研究层次,开始了矿物成分、结构与物理性质、开发应用综合研究的新阶段.
    迄今发现的矿物种数已达3000余种.常见的造岩矿物只有十余种,如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其余属非造岩矿物.按矿物中化学组分的复杂程度可将矿物分成单质矿物和化合物.化合物按与阴离子的结合类型(化学键)划分大类,主要大类有:硫化物(包括砷、锑、铋、碲、硒的化合物);氧的化合物;以及卤化物.在各大类中按阴离子或络阴离子种类可将矿物划分类,各类中按矿物结构还可以划分亚类,在亚类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部、族和矿物种.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
    在矿物分类中,硫化物大类还可以分成三个矿物类.硫化物矿物的总特征是:首先,它们由金属阳离子与硫等阴离子之间以共价键方式结合形成.它们在地壳中的总量很低(<1%),但矿物种较多,占矿物种总数的16.5%.硫化物矿物的生成多与成矿作用有关,即绝大多数矿床中的金属矿物都属硫化物大类;其次,硫化物类矿物透明度和硬度较低,但通常色泽鲜艳、有金属(半金属)光泽、比重也较大;最后,结晶程度较好,硫与其它元素结合时配位方式多样,因此晶体结构类型多,晶体形态多样,容易识别.
    在成员众多的硫化物矿物家族中,方铅矿(PbS)、闪锌矿(ZnS)、黄铜矿(CuFeS2)、黝锡矿(Cu2SnFeS4)和黄铁矿(FeS2)、斑铜矿(Cu5FeS4)、雄黄(As4S4)、雌黄(As2S3)、辰砂(HgS)等是最常见的硫化物.此外,还有硒化物和碲硫化物.
    氧的化合物:
    几乎所有造岩矿物都是硅酸盐和氧化物,如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但也有一些氧化物和含氧盐主要与成矿作用有关,如锡石(SnO2)和黑钨矿((FeMn)WO4)、磁铁矿(Fe2+Fe3+O4)、钛铁矿(FeTiO3),是锡、钨、铁矿床中的资源矿物(矿石矿物).
    单质及其类似物:
    它们在矿物分类中也是一个大类,包括由单质原子结晶的矿物和多种原子结合的金属互壳重量的1%,但成矿能力很强,如自然铜(Cu)、银金矿(AgAu)、自然铂(Pt)、金刚石(C)、石墨(C)和自然硫(S)都可富集成矿.单质矿物中原子以金属键或共价健和分子健相结合,原子间紧密堆积,矿物晶体对称性高.
    宝石矿物:

    宝石鲜艳的颜色和绚丽的光泽使其具有很高的价值
    在矿物学分类中并未划分此大类,但它们是具特殊经济意义的矿物群体.经过加工,能用于装饰的矿物,称为宝石矿物.宝石矿物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是晶莹艳丽,光彩夺目,即矿物的颜色和光泽质地优良.第二是质地坚硬,经久耐用,即宝石矿物的硬度较大;第三是稀少,即矿物产量少,又有一定的价值.据以上特征,能称为宝石矿物的只可能是氧的化合物和单质矿物中的少数非金属矿物.自然界的宝石矿物共有百种,较重要的约20种.最贵重的宝石有四种: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见彩色照片).
    钻石的宝石矿物是金刚石(C),它属单质非金属矿物,是硬度最大的矿物.金刚石结晶温度(>1100℃)和压力(>40Pa)很高,是元素碳在距地表大约200km或更深处结晶的晶体.
    红宝石和蓝宝石是两种极贵重的宝石,其宝石矿物都是刚玉(Al2O3).刚玉虽是较常见的矿物,但能成为宝石矿物的刚玉仅出现在某些石灰岩和中酸性岩浆岩的接触带、基性岩墙及纯橄榄岩中,成为宝石矿床还需经过沉积作用,即在碎屑矿物中聚集.
    还有一种宝石 祖母绿也十分名贵,它的宝石矿物是绿柱石(Be3Al2〔Si6O18〕),绿柱石是环状构造硅酸盐,主要产于岩浆晚期形成的伟晶岩和一些高温热液形成的脉状岩石中,作为宝石矿物的绿柱石主要产在热液脉中,而且十分罕见.
    矿物的形态由矿物的晶形和结晶程度决定.矿物的结晶程度主要受矿物生长时的物理化学环境控制,而矿物的晶形则与矿物的晶体结构有关.晶体是晶体结构的最小单位(晶胞)在三维空间重复增长的结果,如果晶体结构的对称性高,晶体的对称性也高.三维对称的晶体呈粒状晶体(如金刚石、方铅矿等),二维对称的晶体沿C轴发育的为长柱状(如针镍矿),若C轴不发育的呈片状(如辉钼矿、云母等).化学键的各向异性也影响晶体的形态,如金红石、辉锑矿的八面体化学键沿C轴延伸,它们的晶体发育成柱状、针状或毛发状(图4-1).硅酸盐矿物晶形与其结构的对应关系,将在岩浆岩组成矿物中作简要介绍.

    晶体:a石英 b长石 c石榴子石
    矿物的比重是单位体积中矿物的重量与4℃水重量之比,矿物的密度是单位体积中矿物的质量,两者概念不同,但数值相当.决定矿物比重和密度的主要因素是:阳离子的原子量、晶体中的原子间距和原子的配位数.例如,方解石CaCO3和菱锌矿ZnCO3结构相同,但Ca、Zn的原子量分别是40.08和65.57,因而方解石的密度(2.71g/cm3)就比菱锌矿(4.45g/cm3)小.又如文石和方解石的成分都是CaCO3,但两者的配位数分别为9和6,两者的密度就有差异,分别是2.95g/cm3和2.23g/cm3.
    矿物硬度是矿物内部结构牢固性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离子键型和共价健型矿物硬度较高,金属键型矿物硬度较低.硬度也与化学键的键长有关,键长小的矿物硬度较大.离子价态高低和配位数大小对矿物硬度有一定影响,离子价态高,配位数较大的矿物硬度也较大.
    矿物的颜色由矿物的成分和内部结构决定.组成矿物的离子的颜色,矿物晶体中的结构缺陷,以及矿物中的杂质和包裹体等,都可影响矿物的颜色.在离子键矿物晶体中,矿物的颜色主要与离子的颜色有关,如Cu2+离子为绿色,铜的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都呈绿(黄)色,又如Ca2+离子无色,Fe2+、Mn2+离子主要呈灰、红色,故白钨矿(CaWO4)为灰白色,黑钨矿(MnFe)WO4为黑 褐色.共价键化合物矿物中离子受极化作用的影响,矿物的颜色与离子的颜色无明确关系,如黄铜矿为金黄色,而辉铜矿则是烟灰色.
    矿物的透明度指矿物对光吸收性的强弱.受矿物颜色、裂隙、放射性物质含量等影响,也与化合物化学键类型有关.
    矿物表面反射光的能力称为光泽,按反射光能力由强到弱可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矿物光泽受化合物化学键型、矿物的成分结构和矿物表面的性质等条件的制约.光泽是评价宝石的重要标志.
    矿物的导电性与化学键类型有关,金属键型矿物导电性强、离子键和共价键矿物不导电或仅有弱导电性.某些矿物有特殊的电学性质,如电气石在加热时可产生电荷,具焦电性,石英晶体在加压时可产生电荷,具压电性,这些性质被应用于现代技术和军事工业.
    矿物还有一些其他的物理性质,如过渡性元素的矿物(磁铁矿、磁黄铁矿等)常具磁性.某些矿物具磁性是壳幔产生局部磁场的基础,矿物的热导性、热膨胀率、放射性、表面吸附能力等物理性质对矿物的利用价值也有影响.
    匿名用户 | 2017-05-23 01:03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