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人文地质
  • >
  • 竹叶状灰岩描述_鲕粒灰岩结构_纹层状构造_叠层石成因
解读内积岩(一):竹叶状灰岩、鲕粒灰岩、纹层状灰岩、叠层石灰岩
2017-04-06 17:28 来源:忠言慧语 编辑:矿材网

 01竹叶状灰岩想说的话            

 ——我是远古风暴潮留下的痕迹。

 我本是石灰岩,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由于我是由无数个呈长条状的石灰泥砾石堆积而成,岩石的表面就像一片片“竹叶”组成,地质学家形象的称我为“竹叶状灰岩”。今天,我想用我自身具有的特点(石头的语言)告诉大家:我虽然不能做为矿产资源,但由于我拥有美丽的外表,人们常常把我加工成“观赏石”、“纪念品”、“文化产品”,使我拥有了比矿产品更高的价值。同时,我还是地质学家研究远古地理环境的重要遗迹,因为我是远古风暴的产物。

 

 我本是海底的石灰泥,由于海水的退出,我露出水面被晒干固结成不规则的干泥块,之后发生的风暴大潮把我席卷起来,并随着潮水重新推入海底,在海底滚来滚去,不规则的碎块很快就变成一个个长条状的石灰泥砾石,风暴潮过后,长条状的泥砾在此堆积在一起,经过成岩作用,我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由于我是远古风暴的产物,地质学家同时又称我为“风暴岩”。我非常想通过地质学家这个翻译,和人类成为朋友,更希望大家能够认识我、了解我、喜欢我、爱护我。

 02鲕粒灰岩想说的话            

 ——我是在强烈动荡的滨海或潮道环境下形成的。

 我也是石灰岩,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由于我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颗粒(鲕粒)组成,地质学家称我为“鲕粒灰岩”。由于我身上的鲕粒呈不均匀组成,表面看就像水里面一坨坨的鱼子,地质学家又形象的称我为“鱼子石”。那么,我身上的“鲕粒”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也是我今天想对人类说的话。

 据地质学家对我身上的鲕粒的研究,这些鲕粒主要形成于富含具有高能的、富含过饱和CaCO3的海水中。根据现代海洋的特点,海域内处于高能环境的地方主要有两个区域。

 一个区域是潮间带区域,5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由于陆地还没有生物的存在,陆地表面是辽阔的沙漠,陆地地形近于准平原化,起伏很小,导致海水的涨潮与落潮之间地域很广;另一个区域是潮道,就像现在的钱塘江口,海水涨大潮时,海水涌入钱塘江内,形成倒流,在5亿年前,由于地形平缓,海水涨潮和落潮导致沿河道涌入和退出的现象非常普遍,潮道的距离也比现在的钱塘江长得多。每次涨潮和落潮时,强烈扰动的海水都会把海底的小颗粒悬浮起来,海水中过饱和的CaCO3就会沉积在悬浮起来的小颗粒表面,形成包壳。有的小颗粒悬浮起来一次就被埋在泥里,于是,它的包壳只有一层;有的小颗粒经过多次的悬浮沉积,它的包壳就会有多层。无数的小颗粒和淤泥(CaCO3)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我现在的样子。

 03“千层饼灰岩”想说的话            

 ——我是远古时期海洋大陆斜坡上的沉积物。

 我还是石灰岩的一种,地质学家根据我薄层的特点把我称为“纹层状灰岩”,又因为我的样子就像人们日常吃的“千层饼”,地质学家给我一个俗家的名字叫“千层饼灰岩”,那么,你可知道我身上的单层为什么会这么薄吗?还是让地质学家给你讲述一个我的故事吧。

 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我所在的地方还是海洋中的大陆架(陆棚),这里距离海岸带还有很远的距离,陆地上的风化物都在潮间带和浅海区域沉积了,根本就漂不到我这个区域,因此,我这个区域沉积的只能是海水中溶解的过饱和物质(CaCO3),然而,由于海水中过饱和的CaCO3数量有限,每年沉入海底的物质很少,我沉积的速度也很慢,地质学家就是根据我每一个纹层的沉积速度,来计算我的整个岩层的形成时间的。

 04“叠层石灰岩”想说的话         

 ——我是远古海洋中的藻类,叠层记录了我生存与死亡的过程。

 我还是石灰岩的一种,地质学家根据我的身体里有大量5亿年前海藻的特点把我称为“藻灰岩”,又因为我的身体里有的地方藻类的规模很大,形成了礁体,地质学家就把这个地方的石灰岩称为“藻礁灰岩”,同时,还由于藻类生长的原因,我的外表形状是由一层层弯曲的细纹层叠起来,就像人们日常说的柱状、树枝状、手指状叠层,地质学家也给了我一个俗家的名字叫“叠层石灰岩”,那么,你可知道我身上的叠层与藻类生长关系的秘密吗?还是让地质学家给你讲述一个藻类与叠层石的故事吧。

上一篇:解读石头的语言(一):石灰岩和白云岩

下一篇:解读内积岩(二):虫迹灰岩、泥质条带灰岩、豹皮灰岩、云斑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