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人文地质
  • >
  • 误打误撞进入地质队,却成果惊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误打误撞进入地质队,却成果惊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2016-12-19 16:48 来源: 编辑:矿材网

既然分配到水电设计院地质队,我的“被改行”就在劫难逃了。水电、闻所未闻+设计、不知为何物+地质、只学过普通地质学,三重外行加上时逢四清运动、接着是文化大革命,这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将我逼上梁山。不是造反,就是认输,最后一条路是靠自己努力,从0开始重新学习。

 我的品性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不信邪,不信天,唯有认准目标,自强不息。我希望能通过努力自学成“材”、要求不能高、不能攀比,只要能适应工作,呆得下来、站住脚,混碗饭吃就行。

 从此,我开始了边工作、边学习长达12年的艰难历程。工地,既是我工作的平台,也是学习的课堂。同事,既是我的战友,也是我的老师。白天,既是出工,也是上课。在工程地质勘测作业中,在观察、描述、制图中,甘当小学生,拜司徒新、甘书华、刘汉云、刘锦和等同事为师,学习幷逐步能够独立承担完成剖面图、展视图、平面图等测绘工作。每当夜幕降临,我就开始夜读。在荒山野岭的工棚里,在暂借农民茅屋住宿的地板上,没有电灯,或马灯下、或蜡烛下,一本一本地生吞硬啃水利水电工程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三大类的中专、大专、本科各种教科书。遇有问题随时向同事请教提问。解惑答疑对我帮助最大的有:地质组长、北京水电学校1958年毕业的吕拱南、1965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的郑有敏、1958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的章永良(原在福州大学任助教)、1962年长春地质学院毕业的吴志雄(原在南开大学任助教)等,他们是出色的导师,义务的老师。(下图为住地与马灯)

 我自知基础是四年的广种薄收的师范地理,虽在校成绩优秀,却没有实践性,浅薄且肤浅,不能应付工程勘探真刀实枪的需要。可是,我不笨,我愿学,我有良师和时间,多而且宝贵。重要的是,我的自学是为了工作并不要文凭,自然不必追求全面或应试而只要抓住重点。但是,目标绝对不能广种薄收而要深耕细作,方法不能死读而要结合实际,步子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不能赶虚荣时髦,以掌握知识技能为要害。所以,我将自学计划大致分为10年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入门。放低门槛,也不能太低,先学中专教材。在1970年至1973年,用三年多时间打基础。在龙岩大池水电站、在屏南棠口霍童溪梯级开发工地上,我全面通读水利中专课程及地质中专教材,主要是就近取材,选用长沙水电学校的教材,因为我有七八个同事是从这个学校来的。学完之后,对水利水电、地质勘测就比较了解、熟悉了,可承担勘探的具体工作。

 第二阶段,主攻本科。在1973年至1976年,用三年多时间,抓住基本目标,在中专与实践的基础上,主攻本科教材里的重点。在华安水电站、在光泽向阳水电站、在福鼎南溪水库的工地,我全面系统地自学长春地质学院的《工程地质学》教科书,然后对北京地质学院的《工程地质学》有比较、有选择地学。全面学习华东水利学院的《水工建筑物》教科书,然后对清华大学水利系的《水工建筑物》教科书有比较、有重点地学。还有,结合自己水平,动态学习《岩石力学》等书和论文(见下图),从而在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上,基本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开始胜任、担任主设人的工作。

 第三阶段,学习专著。从1977年起的几年,我在云霄峰头水库、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华安水电站暗涵段、尤溪街面水电站等处,重点主攻工程地质、岩体力学,以及大坝抗滑稳定问题,兼顾边坡与隧洞稳定。 

 此时我已担任峰头水库、街面水电站的地质项目负责人(项目设总),担子加重,不提高水平不行。同时,工作也较忙,自学时间大为减少。因此不能把时间与精力平均分配,也不能消耗在未经提炼的一般书上,就专门挑选权威性、经典性著作来深读细读,结合工程实践读。从而了解有关工程地质的水平动态、发展趋势、最新成果及理论探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主要攻读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概论》,谷德振的《岩体结构学说》和《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基础》,王思敬的《工程地质学新进展》,孙广忠的《岩体力学基础》,陶振宇的《水工建设中的岩体力学问题》,以及水电部水电建设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合编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等著作(见下图),一本一本慢慢啃,啃出味道来。

 

 汗水换来硕果,终于有大进步,大提高,其标志是在1970年代后几年,自学与工作实践直接催生了我的3篇代表作:《福建省岩浆岩地区建坝的工程地质问题》、《关于福建火山岩风化岩体的利用问题》、《对街面水电站坝基软弱夹层的初步认识》,以及1976年和1980年分别参加编写出版2本工程地质专著: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学习是很艰苦的,自学的甘苦也只有自己请楚,正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粹”。面对着困难与压力,我经常夜以继日,一点也不敢松懈,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过,这些课程、教科书、专著确实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使我学得如痴似醉;加上应用于工程实践后成果显现,令人鼓舞;使我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有劲。更令我高兴的是,1983年上级送我到成都地质学院岩体力学研究班进修,全面系统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再上层楼。 

 我的自学与工作逐年取得进步与成效的同时,正是国家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再到改革开放揭开序幕的重大转折时期,我真是生逢其时,运交华盖,赶上时候了,应证了“机会总是优先眷顾有所准备者”这句名言。时势造英雄,也使竖子成名。形势让我意外地获得超值的收获,还改变了我的后半生路程。

 展望我的自学,硕果累累。我的三篇代表作分别对我省在三大岩类上建坝的工程地质主要问题做概括、归纳。 

 第一、《福建省岩浆岩地区建坝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断裂发育、风化破坏和卸荷裂隙是在岩浆岩地区建坝的三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1980年在全省水利水电技术经验交流会上做大会报告,获大会论文奖;后获福建省水利学会首届论文一等奖。以后在《水力发电》1982年第9期上发表。下图为博主(左)在现场做施工地质。

 第二、《关于福建火山岩风化岩体的利用问题》(与箫壬源合作),提出大坝建基面可以利用火山岩弱风化带下部岩体、以减少开挖量。从而推动我省首先使规程规范要求挖至“微风化至新鲜”得到突破。获福建省水利学会1986~1988年论文一等奖;中国水利学会四大以来优秀论文奖;后在《水力发电》1988年第4期上发表,并获《水力发电》出版200期优秀论文奖。下图为博主在开挖现场。

 第三、《对街面水电站坝基软弱夹层的初步认识》(与吴志雄、黄仲华合作),提出在有软弱夹层的坝址上建拱坝,如何对软弱夹层的形状特性、矿物化学成份、颗粒组成、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工程地质研究。(下图为学术讨论会)在1982年福建省地质学会庆祝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做大会报告,并获优秀论文奖;后获福建省水利学会首届论文二等奖;分别在《水利科技》1982年第2期和水电部《工程地质动态》1982年号上发表。

 百尺竿头,再上层楼。体现在我参加编写的两本专著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方面的名著。分别是:

 第一、1976年由水电出版社主持修编出版的《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第一版)。1975年冬,我先在北京参加书稿的修改编审(见下图)。原书稿是由长春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编写的《工程地质学》未刊稿,经这次修编后于1978年出版,署名为长春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编写组著。当时还不允许个人署名,也不发稿费、编辑费,只给我20本书。主要供工农兵学员和中级技术人员使用,成为大中专学校的教科书。后来,工农兵学员与“几届生”定级考试时被指定为规定用书。

 1995年再次修编出版第二版,没有学院外的人参与。署名改为郭见扬、谭周地著。郭见扬原任长春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主任,是1976年修编的领导者。(下图为书的第一版)

 第二、1979~1980年分别在昆明和北京参加《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的编写, 1985年由水电出版社出版,署名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主编。其中高尧基、徐苔赛和我是第四篇《坝基岩体稳定》的编写人。此书与水电部水电建设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合编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一起,被誉为“姐妹篇”,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宏篇巨著”。(下图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编写组部分成员在昆明大观楼的合影,右起第1位为博主)

 1982年6月,我被评聘为工程师。至此,距我参加工作达18年,边自学边工作时间达12年,虽然比较长。但对我而言,标志着我从外行转变成内行,得到同行的认可,我非常高兴。1988年我又被评聘为工程地质高级工程师。能有如此丰硕的成果,完全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是同志们的关爱和帮助出来的。坚持学习不懈,甘苦自知,也鼓舞我一辈子更加自觉坚持自学。

 文章来源:芗子的博客,非常感谢作者的分享!


上一篇:“人类灵魂工程师“如何玩转野外生活

下一篇:为了回家过年地质队员竟然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