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人文地质
  • >
  • 追记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时代教师楷模李德威教授
追记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时代教师楷模李德威教授
2018-10-11 11:32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编辑:矿材网

李德威在野外。

 他研究青藏高原近25年,行程超8万公里;他在大地构造、地震、干热岩地热能等领域努力探索,为我国干热岩勘探开发另辟蹊径;生命弥留之际,他用颤抖的手,拼尽力气在纸条上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遗愿……

 群山呜咽,河水悲鸣。“李老师,你常说青藏高原是你的野外实验室,今后,你可以在这里安心科研了。”9月27日12时,在李德威教授的学生、同事和亲友见证下,他的骨灰遵照其遗嘱,撒向西藏冈底斯山脚下的墨竹工卡县甲玛乡拉萨河谷。

 李德威2017年12月在海南干热岩钻井平台。

 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生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院博士生导师,他研究青藏高原近25年,行程超8万公里;他在大地构造、地震、干热岩地热能等领域努力探索,为我国干热岩勘探开发付蹊径;生命弥留之际,他拼尽力气在纸条上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遗愿……

 李德威在病房与学生讨论课题研究。

为人师情真意切

 1962年6月1日,李德威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里,在五个兄弟姐妹中,他是老大。那时候家里生活困难,但是他从不抱怨。每年暑假,李德威白天帮着家人做农活,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做作业。

 1978年,十六岁的李德威参加高考,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很多人认为艰苦的地质专业。他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学地质能找矿,这样就可以让身居大山里的乡亲们摆脱贫困。

 这一年,李德威如愿考入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上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课余时间就泡在图书馆。大一那年的冬天,他是穿着两条单薄裤子度过的。大二时,学校将他列为扶助对象,送了一条“卫生裤”(秋裤)给他御寒。

 大学毕业后,李德威考取该校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后来,他又获得了地球物理学的博士学位。导师杨巍然教授回忆:他的地质基础知识学得特别扎实,知识面开阔,尤其是在大地构造研究中,不迷信现有的理论学说,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1985年,李德威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从教30多年来,他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构造地质学》《大陆动力学》《构造分析》《岩石圈流变学》等专业课程,指导培养了百余名博士、硕士和本科生。

 李德威认为,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第一责任。为了给学生讲好课,他认真备课、精心写教案。春夏秋天、寒来暑往,他没有迟过一堂课,他把讲台看得格外神圣。他常说,我们当老师的,只有自己装满“一桶水”,才能给学生送上“一碗水”。

 在江苏地质调查研究院工作的张硕回忆:“李老师给我们讲的第一课不是学术,而是哥白尼。”哥白尼为了捍卫日心说、捍卫科学真理,不惜献出生命。“这就是老师看重的科学精神,不畏权威,追求真理。”

 李德威的研究生、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的刘德民说,当初自己没来得及参加毕业典礼,就跟着李老师到西藏科考。毕业典礼那天,李老师在高原上对他说,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要随波逐流。

 对于学生的学业,李德威要求非常严格。他的学生们,几乎都有深夜、凌晨接到导师电话的经历。有一次深夜11时多,学生罗文行写完科研项目报告发给他。没有料到,李德威很快打来电话,告诉他该怎么修改,改完科研报告已经凌晨1时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李德威又在电脑上进行再次修改,这两个来回下来,已经是凌晨3时。为了做好教学和研究,多年来李德威经常工作至深夜,而早上7时前,他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李德威在青藏高原。

 教学工作中,李德威对于自己近乎苛刻。2008年8月,李德威带着博士生高成等5人,来到西藏卡易错地区做地质教学与研究。有一次,李德威对一个地质数据放心不下,决定再到野外核对。高成想陪同,但是李德威坚决不同意。“李老师一直到深夜都还没有回,等着等着我们就睡着了。”高成回忆,“第二天早上醒来,看见李老师帐篷的灯亮了,才知道他回来了。”

 2014年暑期,李德威在北京周口店带学生开展地质实习。按照教学安排,老师上午在野外教学,中午12时半回到实习站吃午饭,下午再整理地质资料。但李德威遇到学生前来请教问题时,经常忘记吃午饭,与学生探讨到下午三四点,直到饥肠辘辘。为此,他自掏腰包,请班上30名学生下馆子。同事张克信教授感叹地说:“德威对学生、对教学满腔热忱,我由衷敬佩。”

用双脚书写论文

 1989年,美国有学者率先提出,以青藏高原为切入点,不断建立超越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动力学理论。李德威很疑惑:为什么青藏高原的原创理论要由西方人主导?他在研究中发现,不少高原现象采用板块学说解释不通,如按照此理论,一座大山是板块运动挤压出来的,但两个板块之间却是一条大河,而不是高耸的山系,像雅鲁藏布江这样,解释不通。 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以青藏高原为基地,努力创建中国人自己的大陆动力学。

 1990年,李德威参加了李紫教授负责的“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项目,发现了许多与板块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为了弄清原因,他就到青藏高原开展地质考察,一直持续近30年!

 李德威临终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遗愿。  

 选择地质工作,就意味着选择用双脚丈量祖国的山河大地。从羌塘到喜马拉雅,从喜马拉雅到可可西里,从可可西里到阿尔金山,从阿尔金山到阿里班公错,从阿里班公错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从雅江大拐弯到川西龙门山,从龙门山到滇东南红河……1990年到2015年,李德威每年都要到青藏高原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足迹遍布青藏高原和相关地区的山山水水,总计行程超过8万公里。

 常人看来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李德威已经翻越了不知多少回。他最多一天走了50多公里山路,还总是跋涉在科研队伍最前面,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小山羊”。李德威为了制作西藏定结县和陈塘区的地质图幅,就在5000多米的山上“安营扎寨”,吃冷饭冷菜,忍着缺氧头痛入睡。在荒芜的野外,饿了吃点干粮,困了睡在羊圈里,跋山涉水脚踩冰山雪水,对他来说是平常事。有一次,他在野外被一只凶猛的狗咬伤了,留下了碗口大的伤疤,可当母亲问起时,他却轻描淡写地说,只是被小狗“亲”了一下。

 在青藏高原,李德威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2000年,李德威和学生刘德民一起在藏南科考,在溜索穿越湍急的雅鲁藏布江时,李德威被卡在中途,悬挂在30米高的江面上达一个多小时。同事王国灿教授动情地说:“在野外,德威总是把最难最苦的工作留给自己。”

 经过在青藏高原的实地调查,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用以解释青藏高原上的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洋陆耦合、多级循环、四维动态成矿和地震热流体成因等创新理论,建立了盆山与洋陆耦合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以及地核与太阳能共同驱动的多级循环地球系统动力学,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体系。他先后获得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青年地质科技一等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批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诸多荣誉。

 人们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工作者都有祖国。2008年5月12日,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迅速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报名,和学校有关专家学者共赴灾区,开展调查工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满目疮痍的灾区,深深地刺痛了李德威的心。他说:“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太大了,一定要想办法研究预测地震。”2009年,李德威自费带领学生到汶川进行地质考察,大家划船过一个堰塞湖时,突然发生了余震,悬崖上的石头滚落而下,船顿时就翻了,所幸李德威和学生险里逃生。

 在地震机理和预测技术研究方面,李德威不懈地探索。他没有显赫的学术头衔,不单纯为发表论文而做科研,不带功利做研究。从汶川到玉树,他数次自费奔赴地震一线调研,并提出陆内地震的热流体撞击成因假说、地震及关联灾害监测、预测思想与方法等理论。他还积极向社会公众普及地震科学知识。2010年,由他主讲的《让地震预报成为可能》电视专题片,获得中国科教影视“科蕾奖”二等奖,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科研精神放光芒 

 李德威从事地学研究,和国家创新战略结合起来。他思问题所急,想国家所需,依据自己的地震成因理论进行思考:如果把地下聚集的热能提前缓慢地释放掉,就可以降低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地震的震级和破坏性。与此同时,提取出来的地热能可以供人类利用,解决能源危机的问题。

 李德威将目标瞄准了地下深处的干热岩,这是一种深埋地下、可达180摄氏度以上的岩石。他提出,将干热岩作为固热能,将是继煤炭、石油后的第三次能源革命,这种能源清洁无污染。

 如何找到和利用干热岩?2011年以来,李德威相继提出取热减灾减排、地热能综合分类、干热岩地热能成因、干热岩地热能资源量勘查及评价方法、干热岩地热能选区准则,以及热流体关联资源、能源、灾害、环境、工程稳定性联勘共探等新思路。

 2017年,李德威根据他创新的干热岩系统理论,锁定海南琼北地区作为重点勘查区,他坚信能开发出优质干热岩。就这样,李德威带着他的“地热梦”来到了海南。从2017年12月28日开始,他全身心投入干热岩研究中。

 有人说,李德威“难合作”。“因为合作关系,李教授生前在海南最后的时光,大部分时间都和我在一起。” 恒泰艾普(海南)清洁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记得,在一次钻井施工中,李德威根据对海南热源分布情况的分析,突然提出改变钻井轨迹。从工程角度来看,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整个团队一度为此争执不下。“可是,李教授态度却很坚决,要求必须改。当时大家都觉得他太固执,但后来的结果证明,他是对的。”刘宏说。

 今年3月23日,经过66天钻探,根据李德威的“路线图”,海南澄迈成功打出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他的工作成果,为海南干热岩发电及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

 琼北实验井的成功,在地热界激起千层浪。5月4日,李德威在海南组织召开了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没有人知道,此时,可怕的疾病已经向他袭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吕新彪教授追忆,当时他看见主席台上的李德威面容憔悴,手一直在抖。后来,几个学生告知,李德威已经连续几个晚上没有睡觉,熬夜写发言稿,连会议接待都是他来安排。

魂归高原精神永驻

 李德威忘我地工作,却忽略了健康。从2017年11月开始,他就咳嗽、间断性低烧,几个月都没好,后来忙干热岩钻井项目,一直没有就医。今年4月,妻子夏芳强行把他“拖”进了医院,检查结果是肺炎。短短住了8天院,他就不顾妻子和医生反对,“逃”出医院。

 夏芳还记得,忙完海南地热大会后,李德威脸色白得吓人,连站都站不稳。这一次,夏芳没有再由着丈夫。5月12日,李德威再次住院。岂料,他再也没能离开病床。

 因病情严重,随后他从武汉转到北京住院,最终被诊断为嗜血细胞综合征。在北京住院70天,经过4次化疗,病情没有好转,且免疫功能不断下降,各项生理指标也越来越差。

 李德威内心惦记着科研、惦记着他的学生,在他的坚持下,8月21日,他转院回到武汉治疗。他的病情最怕感染,需要隔离治疗。但李德威惦念着科研进度,放心不下地热事业,只要病情略有缓解,就把学生召集到病房开会。病房,俨然成了他的办公室。

 随后,李德威的病情越来越重,9月9日,他最后一次召集了10多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病房开组会,他边打吊针边听每个人汇报学业进展。生命的最后几天,李德威进了重症监护室,当时他时常昏迷,无法正常说话,医护人员给他找来纸和笔,然而,他第一次写下的字很难辨认,他又用颤抖无力的手花了10分钟写下十个字,这次大家看清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9月14日12时25分,李德威溘然离世。“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成为他生命里的绝笔……

 9月16日上午,武昌殡仪馆。在李德威的追悼会上,一幅醒目的挽联,令师生们泪如雨下:高原觅真知,创新已成生前事;地热寻远志,继学自有后来人。

 9月27日,他生前的亲人、同事、学生等等,在西藏海拔4000米的冈底斯山坡上肃立默哀,向李德威纪念碑敬献哈达。随后,按其遗愿,亲友们在拉萨河边,将骨灰撒向清澈的拉萨河。

 李德威逝世后,其呕心沥血献身地学献身祖国的精神,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说,他心系家国,穷尽了一生心力,奉献于造福人民、使中国强起来的伟大事业。

 日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追授李德威教授“新时代教师楷模”荣誉称号,并要求广大师生学习他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怀、潜心育人的师德、永攀高峰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品格。

 李德威,从大地上缓缓而来,他拼搏过、奋斗过、自豪过,尽管生命戛然而止,但他的名字将被人们牢记,他的精神将在大地上铭刻!

上一篇:运城盐湖上的采硝工

下一篇:扎根地质,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