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尧院士:从可可托海走出的专家
2019-05-13 09:29 来源:矿冶园 编辑:矿材网

可可托海,这个曾因矿产资源丰富而举世闻名的地方,在艰苦的环境和长期的工程实践中,造就了一批能打大仗、恶仗和硬仗的工程技术专家,孙传尧院士就是其中之一。


结缘可可托海

孙院士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对于寒门学子来说,用功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之一。因此,从儿时起,他就懂得拼搏和学习的重要性,凭借着刻苦和努力,1963年如愿考入东北工学院有色冶金选矿专业。

在大学期间,孙院士始终没有松懈,而是严格要求自己。1968年12月,东北大学选矿专业75名毕业生有23人分配到新疆可可托海矿务局,他也是其中一员。这次分配,开启了他与可可托海近十年的缘分。

早期的建设者们要从兰州坐卡车到可可托海

可可托海矿区地处中、苏、蒙三国交界的阿尔泰山中,有闻名中外的中国新疆可可托海3号花岗伟晶岩脉,蕴藏着丰富的锂、铍、钽、铌、铷、铯、锆及铪等稀有金属资源。虽是宝藏丰富之地,这里的条件却十分艰苦。冬季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会达到零下60摄氏度。


在可可托海期间,他当过装卸工、房屋修缮工、井下采矿工、掘进工、选矿厂的磨矿工、重选工、磁选工、浮选工和值班长。虽然这些工作十分艰苦,但他都坚持了下来,也正是在这些工人岗位上的磨练使他练就了一身的真功夫,为他后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功底,以至于后来在广东凡口选矿厂搞半工业试验时,不少人还误认为他是一个机械工程师。

迎难而上,解决难题

在可可托海期间,由于表现突出,几年后,孙院士被调到技术岗位工作。1974年前后,8859选矿厂处理低品位的锂矿石,因流程结构和工艺条件不足,在一个时期内锂精矿均为废品,冶炼厂拒收,产品质量成了瓶颈。

面对这一难题,当时只有30岁的孙院士决定迎难而上,独自在实验室搞科研并组织工业实施。他改造了流程结构,在锂浮选前加设反浮选作业,预先排除比锂辉石更易浮的角闪石等脉石,大幅度调整药剂制度,强化串联搅拌,最终当原矿含氧化锂0.32%时,所得浮选精矿达4.42%(4%即为合格品)。

早期的8859选矿厂

这项生产指标在国内外绝无仅有,不仅结束了锂精矿长期废品的历史,而且为提高低锂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了技术保障。

1975年春,冶金部下达指示,要求可可托海矿务局和广州有色研究院合作,迅速完成选矿工业试验,为建设中的8766选矿厂确定流程和设备安装提供依据。可可托海矿务局把工业试验负责人的重担压在孙院士身上。

厂里浮选机不够,在那个边远地区,采购设备在时间上已无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制造。为了尽快安装浮选机,孙院士带领一批技术人员和工人日夜奋战了20多天。在此期间,他不满4周岁的女儿正因病住院,他却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去医院看一眼。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辛劳付出有了回报:10台崭新的浮选机如期制造安装到位,并在工业试验开车后一次成功,保证了大选厂的建设进度。

走出阿尔泰山腹地

1978年,孙院士离开了阿尔泰山腹地,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研究生,来到了令无数人向往的矿冶科技殿堂,师从我国著名选矿专家吕永信先生。1981年,他学业有成,获得硕士学位。在学位论文中他提出了矿物浮选的晶体化学观点,受到专家的关注与好评。

1982年秋全国首届工艺矿物学学术会议召开,他以霓石和铁矿物为例论述了矿物的晶体结构、表面特性和浮游性之间的关系,引起会场上轰动。一位来自天津的老工程师称其报告是“一鸣惊人。”会议执行主席、东北大学陈祖荫教授破例将规定20分钟的论文宣读时间延长,结果他讲了35分钟。

在以后的20多年中,他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功底,加上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成为我国知名的矿物加工工程专家,获锂铍钽铌、铜镍、钨钼铋和铁矿石选矿领域多项科研成果,成为矿物加工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孙传尧院士站在3号坑前追忆过去

孙院士是“双肩挑”的人,不仅是有影响的工程技术专家,而且是一位锐意改革,有胆识、有魄力的大型研究院的院长。1988年2月他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院长,他反复强调科研为基础,科研成果要进行工程转化,矿冶总院必须坚持科研、工程设计和科技产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矿冶总院要为国家承担四个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技术责任。

如今的矿冶总院以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主业,以建设具有国际品牌的大型科技企业集团公司及国家和行业的技术创新基地为定位,年复一年地发展着。


2003年,由于在锂铍钽铌、铅锌、铜镍、钨铋钼等复杂多金属矿石和硅酸盐矿物选矿科研及工程技术领域所做的杰出贡献,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回顾几十年来风风雨雨的奔波,他感慨万千:“人有各种各样的活法,我追求的是:不能白活一生,不能白上大学,不能白学专业,能做到这一点,我知足了。”

上一篇:我家在地震带上,你家呢?

下一篇:矿石中的“带刺玫瑰”:最美丽又最致命!